第390章 元宵(1 / 4)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齐帝高殷于昭阳殿行大朝会之礼。
元宵节就是上元节,从殷商开始就对日月星辰有着礼拜仪式,周朝则“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祀月必然是在晚上,因此从古至今,诸多节日经常选择在黄昏昼夜交替之际,一是可以顺祭日月,二是一天劳作结束,方便举行仪式,因此男女成亲叫做“昏礼”,日本则将这个时刻称为“逢魔之时”。
《太平经》曰:“夫物,始于元气”,元气是万物形成的根本,继而产生了滋养万物的“三统”,即天地人。
直至东汉,五斗米道又发展出天地水三官的说法,“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到了南北朝,则因国势而发展各异:
南朝至齐梁时,仍将正月一日视为三元之始,而北朝则明确了“上元”、“中元”、“下元”之概念。
十五日是望日,也是月圆之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之日,因此北朝的上元确定在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有重大的象征意义,这一点被后来的隋唐所继承,乃至成为后世的通俗。
对北齐来说,上元节还是与佛教一同强化自身统治合法性的政治仪式。
东汉明帝有次做奇怪的梦,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明帝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
明帝醒后,在朝会上询问群臣,博士傅毅说可能是西方的佛陀,因此明帝派出蔡愔等十八人赴天竺求经书,回来后报告称摩揭陀国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燃灯法会、瞻仰佛舍利的传统,因此明帝下诏,在雒阳建造中国第一座佛寺,即白马寺,又建立第一座古塔,即齐云塔,而后又在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在宫中和寺院内燃灯表佛,以弘扬佛法。
佛教发展至今,已经具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元修西奔,为他背负玉玺之人是沙门,高欢派去劝说孝武帝归朝之人亦是沙门,而佛门在高氏诸帝的造势、齐国的建立里更是出了大力,就和晋阳军头在军事上的支持一样,政治上齐帝也同样离不开佛教。
燃灯佛授记的主要情节,是说释迦牟尼的前世是一个儒童,儒童听闻佛要进城,便买花前去拜见,五枚莲花散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