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常朝上对百官进行说明即可。
而后是下一项议程。
“朕要在十一月的时候,出兵库莫奚。”
这又是一项让群臣震惊的提案。
“如今已是九月,寒霜渐厉,此时用兵,恐非万全之策!且武备未缮,这仓促之间……”
群臣纷纷出言,也不全是反对,而是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果能说服他们,也就不算独断专行。
恰好,高殷有着充足的信心,因为历史上的高演就是在十一月的时候出兵库莫奚的,说明齐国有着进军的能力。他能做到,自己就不行么?
“征讨库莫奚势在必行。”高殷向他们说明:“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天保三年,太祖亲讨于代郡,鹰扬奋武,将士用命,故大破之,缴获杂畜数十万,可如今又有重来之态。”
库莫奚这个民族在后世听起来很陌生,但实际上它可大有来头,光是起源先祖的说法就有东胡、鲜卑别种、乌桓、匈奴别种以及宇文别种五种,或者干脆就是在时间的不断前进中与各族合并、糅杂而进化到现在。
这就不得不提到匈奴和宇文氏了。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较后出现的北周,其史书《周书》反而比早早灭亡的东晋的《晋书》早出现十年,而《晋书》将宇文部落称作“宇文鲜卑”,是因为《周书》记载宇文泰有个叫葛乌菟的祖先,“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所以晋书直接将宇文部划为了鲜卑人,而后先看《晋书》再看《周书》,就很容易觉得宇文泰这一支是鲜卑人。
然而在魏收所做的《魏书》中,宇文氏却不是鲜卑人,而是“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其语与鲜卑颇异”,将宇文氏开除鲜卑国籍,将其族狠狠定位为匈奴族。
这一来是表明北魏正统在东魏,作为汉人的高欢,无论怎样都比匈奴人宇文泰高贵一些;其次也是恶意的历史隐喻,早年匈奴人赫连勃勃在关中建立夏国政权,为北魏所灭,无疑是对齐国消灭周国的期待与隐喻。
所以理清了脉络,就能发现宇文氏和库莫奚同出一脉,祖上大概率都是匈奴人,至少也是有匈奴血统,而后都融入了鲜卑政权,所以高殷才借用魏收所做的《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