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教权(2 / 4)
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往深一点说,这甚至同舆论有关。
古代的童谣是谶纬预言的重灾区,一种是纯粹的民歌,一种则是政治预测的歌谣,后者本就是有心势力的推动结果。如果说诗歌是古人的“诗言志”,那政治童谣就是“诗言谋”。
而童谣的推动离不开成年人的有心算计,因此周朝就有采诗官一职,负责的就是各地民间歌谣的采集,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毕竟借古喻今、套皮免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国人的政治意向,能从孩子的口中体现不少,至少父母不欲听的话,会尽力去阻止自家孩子作死,因此童谣也是借着孩子的嘴来引导舆论的政治工具。
同时女人本身也是国家的人口基础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之一,都不用说别人,历史上的高殷被李昌仪坑过,而穿越者高殷更是了解后世女性舆情的力量。
因此高殷就在这样的基础上,给了女人们一条特殊的权路:以宗教信仰为引,建立起一个女人为主的教团,组织的晋升和地位都由皇家来决定,将对教团的贡献量化为具体的物质贡献以及由上位者判定的“虔诚”,形成一个不可明说的功德体系,这便符合她们精神归属与权力攫取的双重需要,同时又能抑制住其他男僧侣的势力,将来拆解得更加方便。
而消息在女人的嘴中是瞒不住的,辅佐以皇都保安寺和各地不良人的力量,就能窥探诸臣的隐私,将皇权的触角延伸到各地。
同时因为佛教不事生产,等于教团也不事生产,信徒们上供的财富对她们来说就是无本之利,其中一大部分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定然要上下打点,输送给上层贵女,但经手的钱财也能让她们吃个满嘴流油,由于有些经济的来源,甚至能提高她们在家里的话语权。
接着更不用说,为了提高自己在教团中的地位,女人们会主动要求自家夫君在国家事务上对至尊更加忠心,她们未必不爱自己的丈夫,但在不影响丈夫的政治地位、或者说不知道会影响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为了自己的那份虚荣心而行动,既是丈夫的本分,又符合了对皇帝与主教们尽忠的要求。
而将来事情有变故,需要清理的时候,又极容易找到借口,只要释放一些抓典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