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十媒(2 / 4)

加入书签

崔劼又觉得魏收写的《魏书》是垃圾,想自己重新写一本,阳休之又在乐安公主的公公崔暹向梁人炫耀自己儿子崔达拏才干的时候拆台,同时当初暗中支持过高演,各自为战,争夺杨愔垮台之后的权力鲸落。

高殷是他们的领袖,因此纳妾这种事也成为了他们的战场,以五妃的十名媒位为目标各自争夺起来。就比如宋黄花,高殷这边对宋家派出的媒人是郑颐,而宋家对应的媒人是“齐髯公”许惇,当初攻打王思政所驻守的颍川城时引水灌城,就是出自许惇的献策。他曾有一把漂亮的胡须,都垂到腰带处了,被呼作“长髯公”,结果洋子曾经借着酒醉拉着他的胡子,一边夸一边用刀割了,许惇害怕下一次割的是自己的脑袋,因此不敢再留长胡,便成了齐髯公。

现在这个时间,许惇正与中书监邢邵争夺中正之位,便依附于宋钦道,因此与宋家关系良好,主动赶来做这个人情。从这也可以看出,几个辅政已经与大臣们开始有了间隙,汉族的高门士子对于新君重掌兵权的倾向也忧心忡忡,生怕养出下一个“太武帝”,争先恐后地献上自己的干诚。

成为皇帝与后妃的媒人,本身就是在关系网中胜出的结果之一,突厥皇后不会长久,会随着齐国的强大被逐渐抛弃,而下一个皇后的人选,难道真的只会在李氏身上诞生吗?或信或不信的各方,纷纷寻了自己心仪的立场投资下注,为将来的政治斗争打好基础。

这阻止不了,也不用阻止,高殷只要确保权力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轻松地享受他们的献忠。

因此今日,在各家媒人四处乱跑、准备接驾与贺喜之时,高殷则在昭阳殿等候着准备工作的完成。

高长恭、高延宗和高殷是同日纳娶,只不过高殷是纳妃,他们则是迎娶正妻王妃,高长恭娶的同为郑氏,而高延宗娶的是李祖收之女。

因此,两人同样身着庄重的衮冕,只是图案比高殷少去一些,三人互相打量,忍不住哈哈大笑。

“竟不知谁是天子矣!”

高殷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围拢着吹捧夸赞他的近臣们都大惊失色,就连两个堂兄也都一时变了脸色,急忙下跪,高长恭甚至脱下了衮冕之袍,立刻请罪。

陈善藏磕头,随后拱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