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谁人笑痴 隐姓埋名(1 / 3)

加入书签

南宋理宗绍定四年。

金国治下——南京路河南府登封县。

清明时节,烟寒旧巷。

冷雨侵阶,青旗湿重无人过;残花委砌,纸灰飞乱有余哀。

一名十二岁的少年撑着油纸伞,踏过湿漉的青石板街。

额上剃得溜光,泛着青茬,脑后一条乌黑油亮的发辫,被雨打得半湿。

身着质料上乘的蓝布袍子,细看衣角绣着雅致竹叶暗纹,腰间悬一枚温润白玉。

行至街角,少年将伞沿又压低几分,加快步子,拐进巷子深处。

在一扇斑驳脱漆的木门前站定。

门楣空荡荡,只残留着往年贴桃符的淡淡印痕。

他收了伞,在阶上顿了顿脚上的水渍,这才轻手推开那扇静悄悄的院门。

甫一入院,便瞧见檐下坐着母亲,就着天光缝补衣物。

少年不知母亲名讳,只知她姓卫。

卫母闻声抬头,两道利眼如刀般横剜过来。

少年脚步一顿,脖子微缩,声音低低怯怯道:

“娘,学堂…学堂里一个人影都没,都各自回老家祭祖去了。”

卫母闻言眉头一拧,低头狠狠咬断手中线头,双手将缝补的锦缎往腿上一搭,面色阴沉如水道:

“这般时候了还祭祖?明年你可就要乡试了,李先生为何不提早告知一声?”

少年忙趋步上前,走到檐下母亲跟前,双手不自觉地互握着垂在身前,小声解释道: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清明祭祖是天经地义,家家户户都如此…先生自不会专门提点。”

“普天之下,怕也就咱们家…例外了。”

他偷觑母亲脸色,又赶紧补充道:“况且…先生昨日提起,泽州大败,各处兵荒马乱,明年的乡试…已然取缔了。”

“取缔了?!”卫母噌地一下站起身,柳眉倒竖,声音陡然拔高,“这怎么行!何时能恢复?”

“你辛辛苦苦熬灯念了这么多年书,岂不生生被耽搁了!”她焦躁地来回踱了两步,扯得衣角簌簌作响。

少年双手绞得更紧,小心翼翼试探道:“娘…既如此,要不…我去拜师学武吧?”

“就咱们年年去礼佛的少林寺,听说已经开了山门,在招俗家弟子。”

“只要人品过得去,给钱就能学。”

“如此也好…也好于乱世谋个出路?”

“学武?”卫母猛地回头,眼中寒光一闪,断然喝道:“不可!想都别想!”

少年被喝得一颤,犹自嗫嚅争辩道:“可是娘…先生说了,大金自打实行那北失南取的昏招,便已埋下亡国之根。”

“蒙古人能征善战,能吞下北边,迟早也能踏平南边…”

“那又如何!”卫母厉声截断他,“蒙古人打下了江山,难道不需要人当官管事?一样要科举取士!”

少年鼓起一丝勇气,抬眼急道:“娘,我听人说…那些蒙古凶人,拿咱们汉人只当两脚羊,跟…跟牲口也差不离。”

卫母深深吸了口气,强压火气,斩钉截铁道:“旁的我管不着!你,就是不许习武!听见没有!”

少年低下头,肩膀微垮,声音里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道:“…为什么?”

卫母盯着他额前的青茬,眼神复杂,半晌才冷声道:“习武?哼!习武之人,有几个落得好结局?”

“那是要看老天赏饭吃,看筋骨能不能熬,看有没有真师承的!”

“你那死鬼老子,心心念念就想重振什么裘家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