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泥鳅(2 / 3)

加入书签

>

树枝划过土墙,发出“沙沙”的轻响,留下歪斜却清晰的字迹:

「老乡,你们的东西,被西军第四军第十师八十二团一营一连征用,解放后,找西王府衙门赔付。连长葛从周。」

写完,他丢下树枝,对围拢过来的战士们说道:

“都把枪背在蓑衣后面藏好。从这屋里,还有旁边这些空房子里,找点家伙拿在手上。咱们,今天就冒充民夫,混过去!”

战士们闻言,互相看了看,不少人脸上露出迟疑。

军中律令森严,不得擅取民物,即便是无人之屋!

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军法官郭玮。

郭玮面色沉静,他走上前,弯腰拾起葛从周丢下的那根树枝,走到墙边,

在“葛从周”的名字后面,稳稳当当地添上了五个字:「军法官郭玮。」

笔迹沉稳,力透泥墙。

这个动作,无声地宣告了共同的责任。

写完,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都听见连长命令了。”

“除了这面写了字的墙,不得破坏以外。屋里院外,能找到合手家伙的,都拿来用。动作要快!”

命令得到军法官的确认,战士们再无犹豫,立刻分头行动,涌进空屋和邻近的几间房子。

片刻之后,再出来时,模样已大变。

有人肩上扛着扁担,有人手里提着箩筐,有人拿着锄头、铲子,还有人搬来了歪斜的门板、甚至厨房里烧得半焦的柴火棍。

几名年轻的小战士,实在找不到顺手的,索性跑到院边,手脚麻利地拆了一段竹篱笆,抽出最长的竹竿,得意地扛在肩上。

转眼之间,这一百多名西军精锐,形象大为改变。

乍一看去,活脱脱就是一队奉朝廷命令、前往工地干活的苦力民夫。

葛从周仔细看了看自己的队伍,满意地点了下头。

他拿起那根从空屋里找出的扁担,在手里掂了掂,顺势往肩上一扛。

“走!”他低喝一声,率先迈步,走出了寂静的西华村。

一百多人,扛着五花八门的“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泞,沿着官道,向三华村走去。

雨丝密集地打在斗笠和蓑衣上,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

他们的步枪、转轮手枪和刺刀等物件,都被巧妙地藏在宽大的蓑衣之后。

远处望去,在烟雨朦胧之中,这支队伍与官道上其他零散、疲惫的民夫队,并无其他两样。

两里地的路程,不一会就走到。

越靠近三华村,官道上的民夫就越多,他们大多神情麻木,眼神空洞,只顾埋头赶路,无人去留意身边突然多了些什么人。

葛从周他们,就这样顺利地混入了这股灰暗的人流。

偶尔有民夫抬起眼皮,瞥见他们。

虽作民夫打扮,但蓑衣边缘,偶尔会露出一角统一的黄色军裤;

斗笠之下,是几乎清一色的、透着精悍之气的寸头。

而且,全是些正当年的棒小伙。

脚步沉稳,腰背挺直,与周遭那些面黄肌瘦、神情畏缩麻木的寻常民夫,迥然不同。

看到这些,周围民夫拾起的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惊疑,随即又迅速低下,无人出声,反而默默地让开位置。

当他们之间目光偶然交汇时,那里面混杂着畏惧、困惑,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被压抑着的兴奋与期盼。

正行进间,一个穿着同样破旧蓑衣、头戴斗笠的民夫,不动声色地凑到了葛从周身边。

他嘴唇几乎没动,声音压得极低,像一阵风,钻进葛从周的耳朵:

“同志,我是军情局‘暗桩’三组组员,代号‘泥鳅’。奉命在此接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