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九阙都-禧安婚礼(1 / 2)

加入书签

崔翎安的动作雷厉风行。

那日花厅相见后,他连夜去见了在都城荣养的崔洛。

老人家虽已致仕,但在族中威望犹存,听闻孙儿的请求,又见他神色间是从未有过的郑重与恳切,崔洛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吟片刻,便点了头。

“嘉禾那丫头,是你从小惦念到大的。既然你们彼此心意坚定,祖父便为你做主。”

第二日天未亮,崔翎安府中豢养的健仆便带着加盖了老爷子私印的亲笔信,快马加鞭出了都城,直奔寮南。

信中言辞恳切,将崔翎安与宁元禧的情谊,以及崔翎安非卿不娶的决心道得明明白白。

两个月后,崔戟明夫妇二人风尘仆仆赶至都城。

出乎崔翎安的意料,母亲拉着他的手,眼中虽有担忧,更多的却是了然和欣慰:“我与你父亲早看出你的心思,只是先前见你们年岁小,又各有际遇,便未曾点破,如今你既已想清楚,我们自然支持。”

接下来的按部就班,却又比寻常人家快上许多。

崔翎安家请的媒人踏入了宁元禧家的门槛,两家本来就来往密切,如今亲上加亲再加亲,自是宾主尽欢。

计一舟和宁元昭想起妹子这一年来虽不说、却难掩的落寞,心中最后一点顾虑也消散了。

纳征那日,崔翎安家送去的聘礼规整丰厚,既合礼制,又处处透着用心,尤其是其中一对上好的和田玉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是崔洛当年的珍藏,其重视之意不言而喻。

婚期最终定在半年后的一个黄道吉日。

计一舟戳着宁元禧的额头笑骂:“你这丫头,怕是恨不得明日就过门吧?”

宁元禧脸颊绯红,嘴上却不承认:“我才没有,哥你就笑话我吧。”

话虽如此,当她拿到那封由崔翎安亲笔书写、正式告知婚期的请期礼书时,指尖还是微微发颤。

红纸黑字,簪花小楷写得端端正正,真是……为难他了。

半年,一百八十个日夜,不长不短,足够从容准备一场盛大的婚礼。

自定亲后,崔翎安与宁元禧反而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相见了。

礼法规矩如同无形的丝线,约束着,也酝酿着。

偶尔在两家往来或是节庆场合遇见,隔着人群,目光不经意间相撞,他依旧是那副温模样,对她微微颔首,礼数周全。

宁元禧则会垂下眼睫,唇角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定亲时他悄悄托人送来的一枚一口翠玉镯。

半年之期,便在这样一种表面平静、内里涌动着甜蜜期盼的日子里,一天天流逝。

都城的风言风语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这场才子佳人、门当户对的婚事的由衷祝福。

只待吉时一到,红妆铺路,有情人终成眷属。

半年后。

吉日良辰,都城十里红妆。

天还未亮,宁元禧便被茯苓们从被窝里挖了出来,沐浴、熏香,里三层外三层地换上繁复华美的大婚礼服。

正红色的嫁衣以金线绣出翱翔的凤凰与缠枝牡丹,袖口与裙摆处缀以细密的珍珠,行动间流光溢彩。

谢岁杳为她梳头,嘴里念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的祝词,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

宁元禧望着镜中云鬓花颜、珠环翠绕的自己,恍若梦中。

与此同时,崔府亦是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崔翎安身着玄色镶红边的爵弁服,身姿挺拔如松,平日里温润的眉眼今日显得格外英气逼人。

吉时一到,鼓乐喧天。

崔翎安骑着披红挂彩的骏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