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价值(1 / 4)

加入书签

师傅应了声“好嘞”,爬上收割机就开始收割起来,

机器轰隆隆地响,稻子很快就被收进去了。

沈琰指着收割机前头问:“袁老,这收割机是专门定制的吧?”

袁韬说:“是啊,超级稻长得太高了,普通收割机容易把稻秆打断,浪费可就大了。

所以我们把机头改装定制了,这样收超级稻就合适多了。要是收其他矮点的水稻,把机头换回来就行。”

沈琰点点头:“难怪我看这收割机的机头比一般的大呢。”

就五六亩地,一个小时左右就收割完了。

沈琰抓了一把稻粒在手里看,对袁韬说:

“这比普通大好多啊,差不多有平时见到的1.5倍大,产量高也是应该的。”

袁韬说:“刚割下来的亩产都能到1800多公斤,晒干后肯定能有1500公斤左右,和我之前预测的差不多。”

琼省天气暖和,水稻两三天就晒干了。

沈琰不着急回去,想好好看看最终的产量结果。

接下来的两三天,

他和袁韬又开始研究水稻育种的事,

两人经常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争得不停。

别人都没想到,

在他们眼里像神一样的袁韬,

居然会被人质疑,

而且这些质疑很多还是对的。

刚开始大伙儿还能听懂几句,

可越往后越跟听天书似的,急得直挠头

不听吧,心里痒痒;

听吧,又跟隔着层窗户纸似的摸不透。

也不知哪个机灵鬼扛来台摄像机,说:“先录下来,回头慢慢抠字眼儿琢磨。”

沈琰见了微微皱眉,袁韬却沉声道:

“录可以,但记住了,这些话只能烂在咱自个儿肚子里,半字儿不许外传。”

众人这才明白,

耳朵里灌的全是龙国顶拔尖的育种经,

赶紧挺直了腰板,把摄像机镜头调得更稳当。

就这么又过了两天,

俩人连稻子称重都扔到了脑后,一头扎进实验室里,对着培养皿里的稻苗崽儿争得面红耳赤。

这回干脆把所有人都轰了出去,

摄像机也不让进。

打这起,实验室的门就没开过,

只听见里头时不时传来“这基因链得这么剪“、“先测它的抗盐碱度“的争论声。

而被他俩念叨的那株稻苗,

竟像听得懂人话似的,蹭蹭地往上长。

眼瞅着离大*跃..还有十天,

俩ju人突然找上门来,对着袁城敬礼问:“请问您父亲在哪?”

袁城苦着脸往实验室指:

“老爷子跟那小子在里头猫了快十天了,连根头发丝都没露出来过。”

ju人趴在玻璃窗上一瞧,只见袁韬和沈琰盘腿坐在地上,对着培养皿里的稻苗指手画脚。

突然袁韬听完沈琰的话,先是一愣,接着拍着大腿笑开了:

“哈哈哈,我可算琢磨透了!”

沈琰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想把培养皿端到实验柜上,谁知刚站起来就眼冒金星,噗通又坐回地上。

袁韬指着他乐:“你看你这年轻人,坐会儿就打摆子,看我老将的!”

嘴上说着硬气话,撑着地面起身时却打了个趔趄。

沈琰赶紧爬过去扶住老爷子,两人晃了晃才站稳。

“爸!”

“袁*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