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严重(3 / 4)
但还是不够用;要想让发动机寿命突破3000小时,必须得20万吨级的水压机。”
这话让张兴怀彻底沉默了。
非凡集团研发10万吨水压机都磕磕绊绊,
20万吨级更是连参考案例都没有,
研发难度难以想象。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
“对了,九轴数控中心已经研发成功了,不过刀头目前只有18个,
我本来想等刀头数量超过36个再跟你说。但现在看来,机床事业部得把重心转移到大型水压机上,机床研发可以先放一放,必须尽快突破水压机瓶颈。”
“九轴数控中心成了?”沈琰眼睛一亮,满是惊喜。
“大半个月前就成了,这已经是世界顶尖的数控加工设备了。”
张兴怀点头,
“你也加入水压机研发吧,咱们争取三四个月内搞定10万吨级的,
明年十月一号前把20万吨级的研发出来!”
沈琰点头:
“行,我加入,这段时间我也会对QD-45T做些修改,研发一款推力小些的型号,只要10万吨水压机锻打的零部件,能让发动机寿命达到2500小时左右就行,刚好给大型客机研发铺路。”
“这想法好。”张兴怀赞同道,
“咱们的中型客机,估计要到明年年中才能试飞定型。它不比之前的小型支线客机,测试流程和民航验收都复杂得多,不过这期间完全可以同步推进大型客机研发,两边不耽误。
等你把发动机改好,咱们的10万吨水压机也该成了,正好能衔接上,不会出现等设备或等技术的情况。
而且在这之前,咱们中型客机都在试飞,用10万吨水压机锻打它们的零部件,还能大幅提升整机寿命。”
“那就按这个计划来。”
沈琰应下,又想起另一件事,“对了张老,高超音速风洞的研发进度怎么样了?”
“还算顺利,就是投入的资源相对少些,明年五一前后能研发成功,但完成建设还得往后推几个月。”
张兴怀说道。
“那也没事。”沈琰摆摆手,
“现在咱们的飞机要吹风洞,去川飞那边就行,不用排队,暂时不用着急。”
张兴怀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
“你不是在搞可控核*聚*变研发吗?现在加入水压机项目,会不会耽搁那边的进度?”
“不会。”沈琰摇头苦笑,
“那个难度远超我的预期,现在只能抽空研究。而且整个团队才四十多人,基本都是这方面的新手,我还得给他们上课,目前没什么实质进度,也就摸透了点基础皮毛。
之前是我低估了它,以为画好托卡马克装置的图纸就能很快实现,现在才知道,图纸是一回事,能造出来、能稳定运行,又是另一回事。”
张兴怀听完沈琰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哈,现在知道科研的难了吧?你天赋好,之前搞科研顺风顺水,现在遇到点挫折不是坏事,只要别钻牛角尖就行。”
“谢谢您提醒。”
沈琰笑着回应,“您看我像会钻牛角尖的人吗?这不,遇到瓶颈,我立马转头研发航发了,灵活得很。”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
杨明志突然找上门,脸色凝重地对沈琰说:
“沈总,骆炎的情况全查清楚了,事情比咱们想的严重得多。”
“我看看。”
沈琰点头,让杨明志通知沈小龙把资料投影到客厅的幕布上。随着一页页证据和记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