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顶尖人才(1 / 4)

加入书签

家用电压下,十米输电损耗不足百分之一,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绝大多数家庭都能告别电线,实现无线用电。

意味着现有的小家电会迎来颠覆性变革。

意味着每年能省下海量的铜、铝等输电材料。

更意味着,这项技术一旦落地,会彻底改变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沈琰和熊梦雨都是行业顶尖人才,

自然清楚无线输电技术的重大意义,两人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重新拿起资料仔细研究。

看了片刻,沈琰深吸一口气,抬头问熊梦雨:“这项超级电容技术申请专利了吗?”

熊梦雨摇了摇头:“还没有。”

“那就好。”沈琰松了口气,语气坚定,

“那咱们就自己埋头研究,暂时不申请专利,也先不找外部合作。之前我眼界窄了,只觉得它最大用途是激光炮,

现在知道它还有无线输电应用这些更广阔的前景,当然要攥在自己手里深耕。等技术成熟了,再考虑找合作伙伴也不迟,反正咱们不缺资金,更不缺研发人手。”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熊梦雨收起之前的轻松,神情变得严肃,

“我会立刻协调人手,让电池事业部和电子事业部的团队全力投入攻关。”

“别这么紧绷。”沈琰赶紧劝道,

“我绝对相信你的能力,但研发急不得,别太急功近利,顺其自然就好。”

他太了解熊梦雨的性子了。

典型的工作狂。

一旦投入项目,能把吃饭睡觉的时间压缩到极致,

连轴转地扑在工作上。

可这样一来,团队里其他人难免会有抵触情绪,反而影响效率。

更何况,离过年只剩一个月,

大家都盼着能稍微松口气,琢磨下过年的安排,没人愿意无休止地加班。

从厂里出来后,沈琰溜溜达达走到工业特区的一处工地。

这里正在组装非凡机械厂研发的首台直径20米的盾构机,也是特区第一条地铁线路的关键设备。

自从沈小龙参与过4万吨水压机的组装后,

厂里所有大型机械的组装工作,

基本都交给了它把控。

这不仅大幅提升了组装效率,更极大保障了工人安全。

以前组装大型设备,很多步骤需要工人操控机械,甚至得深入组装一线亲手扶着配件对接,既危险又低效。

现在有了沈小龙,哪怕是复杂的大型机械臂组装,

它都能独立完成,

只要施工现场或车间配备足够的探测设备,就能精准把控每一个细节。

就像眼前这台20米的盾构机,要是按以前的模式,

工人三班倒不眠不休,

一个月能组装好就不错了。

但有了沈小龙,最多一周就能完工,

即便如此,还是因为部分小型配件需要工人手动安装,

否则速度还能更快。

此刻,盾构机主体已经组装大半,不少工人正在忙着安装细小的零部件。

“小琰来了!”工地负责人谭宏深看到沈琰,笑着迎了上来,“我这辈子都没想到,机械组装能这么高效!有了小龙帮忙,咱们的效率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他指着远处的盾构机,语气里满是感慨:

“最近的项目,用到的盾构机大多是咱们最早研发的6.7米型号。以前组装一台,再快也得十天半个月,

现在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