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多尔衮的手段,满蒙离心(3 / 4)
p>
如今这般,不过是两边都想讨好,反倒两边都讨不了好。再这么下去,咱们蒙古八部,恐怕要成了大明、大清两边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即便说出这般犀利的话,这些蒙古部落的人也没敢真的反抗。
此前没做过有魄力的决断,如今被人捏着家人的软肋,便更没了底气,只能暂时低下头,继续为大清卖命。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忍受这般威压:有人暗中盘算着抛妻弃子,也要豁出去拼一把。
科尔沁部的首领则悄悄与其他部落的人在深夜密谈。
待其余部落的人离去后,身边的亲卫满脸不解地问道:“首领,咱们的家眷还在盛京皇城里,若真要同大明交好,难道不怕大清八旗对他们痛下狠手吗?”
“他们不会的。”
科尔沁部首领语气极为平淡。
见亲卫仍满脸困惑,他才缓缓解释:“哪怕咱们科尔沁部离去,蒙古八部的精锐也大多随之离开,可越是如此,他们便越要善待剩下的蒙古部落家眷。
毕竟,察哈尔部与阿敏残部此前的选择没错,只是没把握住时机。
想在大明、大清之间得利,难度本就极高,我科尔沁部,不愿再蹚这浑水了。”
“等选好时机,便派人去联络大明。”
“依我看,这天下九州、中原山河,古往今来始终都是汉人的地盘。我们这些部族,哪怕入了关、强占了土地,也不过百年光景而已。
汉人的能力,远非我们能小觑。
尤其每当他们国破山河碎、濒临亡族之时,总有那么一人站出来力挽狂澜,领着一小批人改天换地、重塑大汉。
只能说,这些汉人的可怕之处,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恐怖。”
科尔沁部的首领立于帐外,在这夜深露重之时发出了令人唏嘘的感慨。
越是接近汉人、越是了解他们的文化,便越能明白那股铮铮铁骨、百折不挠的精神魅力。
哪怕跌落谷底,也总要拼尽全力再站起来。
“是,首领大人。”
亲卫得到安心的解释,不再多问,躬身退下做事去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多尔衮的强硬手段虽暂时压制了蒙古各部,却不代表能安稳无虞,尤其在大清整体落入下风的情况下,裂痕只会越来越明显。
出人意料的是,洪承畴收到科尔沁部的投诚信后,并未第一时间应允,只是回了一封信,让对方安心蛰伏、静待良机。
……
战场局势的变化从非一朝一夕,除非有定鼎江山的关键一战,否则战事本就要持续漫长时日。
春去冬来,眨眼便到了秋分时节,距离冬日仅剩区区两三个月。
大明前线虽稳步推进,不断收复失地,却始终未能重创大清八旗的核心主力,战局总体虽处上风,却渐渐陷入僵持。
此时的中原大地,《大明日报》的报童们满街奔走,满面红光地放声大喊:“卖报,卖报。好消息。前线传来捷报。”
“远清侯洪承畴再复一城,我大明国土失而复得,大明之威不远矣。”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鞑子蛮寇必将被我大明驱逐,为我大明子民供奉天下。”
“辽东又传捷报。新任辽东总兵吴三桂押运粮草遇八旗伏击,沉着应对将敌击溃,保住粮草,此乃不世之功。”
一道道捷报迅速传遍五湖四海。
又将近半载时光过去,大明内部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充足的粮食供应、全新的商贸环境相互促进,虽如今国力尚不及前宋鼎盛,整体氛围却已有几分前宋的繁荣气象。
经济复苏、商贸频繁,不仅让大明国力稳步提升,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准也在逐步提高。
不久后,一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