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历史里程碑的见证者(1 / 4)

加入书签

    第361章历史里程碑的见证者

    发射中心。

    众人全都震惊于吴总转述的信息。

    丁总丶秦总等一众大佬全都显得难以置信。

    苟女士丶张教授丶孙小季和黄延生等工作人员,则是满脸的震撼。

    早在二零一一年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计划时,人们对于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感到很轰动。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一点,对于人类而言火星不宜居。

    其主要原因是,火星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存在极端恶劣的大气环境丶缺乏液态水丶强辐射暴露丶极端温差,及有毒土壤等问题。

    就拿大气环境来说,火星的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百分之一,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拔三十千米处的水平,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占比百分之九十五,氧气含量不足百分之零点一五,无法支撑人类呼吸。

    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无法有效阻挡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表面辐射强度是地球的五十倍以上,长期暴露在各种宇宙射线之下,会破坏人体基因增加癌症风险。

    另外缺乏液态水丶昼夜温差剧烈丶土壤问题与低重力等方面,压根不需要用言语描述,任谁都知道很不宜居。

    其实像重力丶土壤等问题,相对而言好解决。

    火星重力是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人类其实可以勉强适应该重力。

    土壤方面更是小问题,这一切长期改造就行,大气丶液态水丶昼夜温差与宇宙射线等方面,反倒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火星磁场消失造成。

    火星在数十亿年前失去了全球性磁场,无法有效偏转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

    太阳风直接作用于大气层,导致大气粒子持续逸散到太空,相比之下,地球的全球磁场能抵消约百分之七十的太阳风冲击,保护大气层稳定。

    因此,若是有人能够解决火星磁场的问题,不敢说一定能让人类宜居,最起码也能勉强生存在该星球。

    但偏偏,火星磁场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液态金属核因温度下降逐渐固化,无法维持行星「发电机」所需的液态金属流动。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麽磁场恢复以后,太阳风无法直接剥离大气层,到时候人类就可以考虑通过人工干预手段恢复大气层。

    虽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只要有磁场,其他问题都很好解决。

    问题是,修复磁场其实才是最困难的一点。

    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