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监军(3 / 5)

加入书签

个合门通事舍人的合职,就是为了避开诸司使的漫长磨勘。

当然了,刘仲武的正六品毕竟还是武官,他就算是面对上七品文官,走路相遇时也必须站立一旁避让并主动行礼以示尊重。

而从实际官运而言,身为武官,如今的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王厚,基本上就会是他们的升迁天花板。幸运的话,致仕时再得个四品左右的赠官也就回家安心养老了,而像狄青那样能够做到枢密使的,在整个大宋,都只是极其罕见的意外。

但是文官则不同了,正六品的一地经略安抚使往往会是他们大展宏图的开始,因为大宋独特的官名与差遣分开任命的特性,比如同样的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如今正六品的陶节夫做得,当年正三品的副宰相大学士吕惠卿同样也做得,这就不多说了。

在得到了刘仲武关于青唐风险的秘密汇报后,高俅便叫来了胡衍进行商议。

“好机会!炎师你眼下虽然身居高位,近年在训练禁军操练时屡有建树,但是始终不得再进一步,那就是因为‘非有边功不得为三衙之帅’!”胡衍眼珠一转,立即从中嗅出了机会,“眼下童巨珰已经移镇熙州,专心对付西夏。所以此时如果陇右出乱,管军便可以向陛下保举刘知州领兵平乱,并且一定要自荐监军!”

“童巨珰此时正在熙州,陛上会舍近求远,另派他人吗?”高俅有点犹豫。

“管军差矣!”胡衍却对他分析道,“童巨珰刚被诏封为制置使时,蔡枢相就强烈反对,甚至拒绝签署诏书,这次自然会更坚决地反对!陛下前面驳过枢相一次,这次必会对他让步。而且这些年来的西北拓边之功,一直总是在童巨珰与王经略身上,他俩功劳积多,也非陛下所乐见。”

“这倒也是,只是,西北作战一事,可有什么风险……”高俅最后却是有点畏缩。

“这点尽管放心,这刘仲武既得管军提拔,又是西北猛将,定然会护得安全妥当。再说了,青唐人不堪一战,此战便就是管军扬威西北,并向天下群臣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胡衍还是尽可能地给高俅打气,“西北那边,无论是军中的勇猛善战之士、还是道上的商贾马行,你拿我的手书拜帖过去,肯定都是能够帮得了你!”

胡衍极力撺掇高俅争取监军西征的机会,实际上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因为此时,京东东路形势大变,他因把柄被秦刚捏住,不得不在朝堂中利用吴居厚与蔡京等人的矛盾,在重新任命京东东路地方官员的时候,将秦刚交给他的一份名单尽可能地安排过去——这些人看似十分普通,有参加过科举得了出身的,也有直接在地方衙门做选人小吏的,但只有他清楚,都是出自于菱川书院的学生。

当初与李彦等人讨论过狡兔三窟之策,但谁又能说三窟一定就安全了呢?这也不排除可以安排一下第四窟,比如这次的西北。

事实上,由于自己早年在西北结识下的一些西军关系,加上这两年在朝中有了地位,类似于刘仲武这样主动投靠的将领也不在少数。这次高俅一旦能够得到监军出征的机会,他便可以借此机会继续巩固自己在西北那里的影响,培植自己的地方势力。

果真,就在高俅在赵佶面前提前就青唐地区的风险进行了吹风后不久,西北形势大变!

崇宁三年,十月初,西北连番战报不断送至京城,先是陇右都护府急报:

陇右都护王舜臣因为收到西夏边境仁多泉城的党项部族密信,称他们想向大宋纳降内附,于是带兵前往接应,不料却中了西夏人的诈降之计,青唐酋首溪赊罗撒与多罗巴联手西夏人,合兵将他拖在了宣威城“注:今青海省西宁西北部”。

而此时的西宁州内,只有现任河西节度使、充西蕃都护、封武威郡公的赵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