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括田(3 / 5)

加入书签

以直接识字读报的人不多,但是一篇可以直白读出来的文章,必然会最大范围地被流传、被听晓。

所以,他在最近的报纸上,不断增加白话文章的比例,竟也使得《江南时报》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被一些商人带到了京城之中。

眼下京城里的报纸很多,都在激烈地争夺市场与读者,自然明白像“东南自立”这个爆炸性话题的价值。只是之前一则手头掌握的信息与资料太少,没法找到能起笔的人,二是此事涉及到了皇位之争,京城里的这些报馆一般是不敢去写的。

只是,现在看到已经有现成的《江南时报》的文章后,有的报馆就坐不住了:咱不敢写还不敢转吗?直接偷个机、取个巧,摘了文章就进行转载,然后篇末加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他人撰述,文责自负。

聪明人如此一来,东南自立的诸多细节便随着京城各家报社的纷纷转载,而变得路人皆知,以至于对于“当今皇帝得位正否”的议论越来越多。就连身在深宫之处的赵佶,也开始听到了不少。

“蔡相公呢?为何不好好查一查?这些报馆胆子顶破天了吗?如此胡言乱语的文章,怎能到处发放?给我专门好好管起来!”

“高都司在忙些什么?都准备了一个多月了,又是要钱,又是要粮,朕哪点没允他?他的南征大军到底何时才能准备好?”

赵佶如此地盛怒也是其罕见的,就连一向最喜欢的黑胎青瓷杯茶件也被他摔破了好几只!蔡京等人自然是不敢怠慢。

蔡京立即责成此时的权知开封府林摅严查报馆造谣一事。

这林摅,字彦振,虽然也是福建人氏,但却并非靠着奉迎蔡京之意升官。

林摅以父荫入仕,之后因建言戍兵之策,深得赵佶心意,即赐其进士及第,擢起居舍人。之前出使辽国时,严辞拒绝辽人无理的领土要求,回来虽然被主和派攻击而贬官出京,但因已经深得圣心,很快又被调回来,接了梁子美之后的权知开封府。

林摅接令后,并不在意蔡京的焦虑,而是深知此事带给官家的困扰与麻烦。所以他立即点齐衙役,雷厉风行地查封了所有涉事报馆,派人上街回收已售报纸,同时颁布公告,宣布《江南时报》为叛臣所控,严禁转载传播任何文章内容,否则一律以通敌谋逆之罪论处。

同时,高俅也被赵佶亲自派来的太监狠狠地痛骂了一顿,他也极为懂事地立即表示,昨日已经收到西军精锐从陕西驻地出发的消息,而他整训的京营将士也已准备完毕,第二天一早就将誓师南下,一定将会剿灭叛臣,平定东南乱象。

在收到了手下人如此卖力并迅速的反应之后,赵佶纷乱的心这才有所平复,此时便开始心疼起刚才摔破的那几只黑胎青瓷杯。这些被市面上所称为哥哥窑的精品,之前已经被朱勔派人去处州龙泉将几处最好的窑口圈定为御定官窑,除了将大部分的出品转售海贸以牟暴利之外,还会定期从中挑选出最好的精品送到皇宫来。

而自朱勔被李纲除去,苏州应奉局一众官员被查处后,这江南进贡之事便就中断了,还没等到他再派新的应奉使时,这可恶的两浙路居然就宣布自立了。

“官家,这御府还有户部最近上了好几道奏章,说是东南秋赋今年可能都不会运到京城里来了,而且这次高都司南征,又调了好多的粮饷,眼看着府库就要入不敷出,所以恳请官家从内藏库里先行支应八百万贯……”

“八百万贯!他们以为这八百贯吗?一张口就要这么多钱!”一谈起要钱,赵佶的脸色顿时又恢复成之前的愤怒状,“拿光了内藏库,难道这皇宫的上下内外、天家的各种用度,都要去喝西北风吗?”

在神宗与哲宗之时,两位官家都算得上是节俭的君主,对于朝廷在变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