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吴乞买之怨(2 / 4)

加入书签

叔侄关系。在下虽有居间调度之力,却难以左右大势之向,能有和谈开府之果已属不易,哪做得了自立争位之望啊!”

乌乞买却是摇摇头道:“秦兄还是没把我当自己人。别的不提,就说这太子,当年大宋宫变,就是你带他逃出生天!之后你藏身大辽国郡王府,于他从小生死相伴。我知你们宋人看重君臣名份,但更知皇家也懂尊师重报。所以秦兄若是想的话,太子那里并非是理由。”

看来乌乞买所知不少,秦刚也就顺着讲开:“晟兄说的也是,其实此事最大的原因还是出在大辽这边。他以辽宋兄弟之国为由,称宋先帝哲宗为兄,假意要为元符太子争理,借机陈兵边境,企图渔翁得利。不过他却不知我宋人有句古话: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正因有了这样的压力,大宋官家索性便下诏承认了太子,并且许其杭州开府、封地七路。如此一来,无论太子、还是东南七路节度,对于这样的结果,早就是意料之外的收获。而且在这其中,又压着天下大义与止兵消祸的道理,我又岂能逆势而为?!”

如此一解释,吴乞买听了后,先是连连点头,转而却是愤然起身道:“想这大辽的狗皇帝,不就是仗着祖宗家业,把持这万里江山,对内不循承天安民之现,只会欺凌掠夺,横征暴敛;对外不遵天道伦常之理,却是恃兵横行,霸道四方。弱如高丽,强如大宋,还有那西夏等国,无不受其淫威压制……”

看着对方越说越激动的样子,秦刚中间本有几次都想打断他,但是听着之后,突然也想看看他是否另有他意,于是也就顺其自然了。

不过,这里毕竟是捺钵营地,比不得秦刚之前自己的营帐可以分隔出绝对安全的区域。很快,帐帘一掀,却是秦虎闪身进来,他冲着秦刚一躬身:“大帅,方才有人经过,似乎听得了什么后还想靠近了细听,幸好被属下发现立即赶走……属下斗胆劝句,小心隔墙有耳!”

吴乞买这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赶紧向秦刚致歉。

“晟兄也是性情所致,无妨无妨!”秦刚反倒是先安慰了他,再转头嘱咐秦虎,“却是我疏忽了,你着人四周加强戒备,莫让可疑之人接近。”

“大帅放心,刚才已经安排了!”

“那就好,我还得与晟兄再多说些话。”

不过,经过了这次提醒之后,吴乞买接下来所说的话也谨慎了不少,而且因为压低了声音后,不由自主地与秦刚靠近了不少,其眉宇间的忧愁之色却是更加真切。

秦刚心里不由地飘过一点触动,便不动声色地说道:“晟兄乃是一个响当当的女真汉子,怎么还会有话说不出的时候呢?”

吴乞买却是长叹一声道:“其实我家大哥能顺利当上汗位,多亏了秦兄当年在开州城外的提醒。所以,眼下许多事情,也不怕秦兄笑话!我那大哥乌雅束,原本也是一个说做就做、雷厉风行的性子。可是自从做了汗位、领了大辽封赏的节度使后,各种顾忌与犹豫便就多起来了。对内要考虑部落里的那些叔公孛堇“注:孛堇是女真人早期部落里的核心职位,负责组织农耕、狩猎。战时指挥军事,之后的猛安谋克也就源自于猛安孛堇与谋克孛堇。”们的意见,对外要平衡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与态度,再加上这辽国各级官员不断地前来骚扰勒索,夏秋征北珠、冬春奉海冬青、出兵抽粮、捺钵进贡,一年到头没有个尽头,而且还有年年增长之势。对此,本来期望他这个大汗能为大家拿出个靠谱的主意与章程出来,可是……”

“当家有当家的难处,更何况是这么一大家子呢!”秦刚顺着话头劝解了两句。

“我读宋人话本,却也听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有的事情,多考虑了没什么意义,不如不考虑;而更多的事情,其实你就直接想着做了,便就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