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突变(2 / 3)

加入书签

头假冒清军,那样很不容易躲过追查。

“腾越不是有五百天威营在护卫吗,怎会让一百贼人偷了城?”

面对李定国的追问,使者将那晚情形简单讲了一遍。

原来那天晚上月黑风高,一百多个清军挟持了几个明军士兵,以押送俘虏的名义回到腾越,赚开了城门。

这伙人进城后不久即被发现,然后立刻对县衙发起突袭。

大内侍卫平日疏于练习,根本抵挡不住这伙精兵,没一会儿就攻到县衙前。

年仅十二岁的太子朱慈煊见形势危急,亲自带着十几个沐府亲兵堵住县衙大门,保护里面的女眷。

幸好县令李汝珍率大批民壮前来护卫,才最终将贼人逼退。只是场面实在太混乱,太子不慎被他们掳走。

李定国听得使者说完,勃然大怒,拍起桌子大声骂道:“混账,孙崇雅这厮怎会如此松懈!他现在人呢?”

“孙将军听说太子被掳,急着带兵追赶,现在不知所踪。”

“太后可平安?皇后及其他人情形如何?”

“因太子率沐府亲兵死守县衙大门,太后、皇后得以逃过一劫。只是太后听说太子被掳走后,惊吓过度,卧床不起。其余小的也不清楚。”

“好孩子,以寡击众,临危不退,可称勇也!”

虽然和后宫女眷没有真正相处过,也谈不上什么感情,但听到她们都还安全,朱由榔也松了一口气。

朝廷驻地被清军奇袭已是奇耻大辱,若太后、皇后还被掳走,这份耻辱就再也洗不干净了。

即便如此,太子被掳走的消息,还是让三人大为震动。

永历的大儿子,二儿子早在广西就已失散,所以三皇子就成了实际上的嫡长子,后更晋封为太子,是国之储君。

这个问题严重性,不亚于一场大战的胜负。

众人简单商议后,立即决定由靳统武、吴三省二将点齐天威营两千精兵,星夜赶往腾越,追赶这伙清军,营救太子。

朱由榔也一同返回腾越,主持朝廷大局。

……

盏达宣抚司,铜壁关!

一伙满身灰土,疲惫不堪的贼匪打破往日宁静。

赵良栋和王进宝两人,带着亲兵沿大盈江逃亡两天,抵达铜壁关附近,已是强弩之末。

此处是明缅边境,出了关就是缅邦占领的蛮莫土司。

他们原计划是挟持太后做为人质,逼迫明军放他们返回清军控制区。

没想到明军增援来得太快,他们没能突破县衙找到太后,不敢再和明军纠缠,仓促间只好挟持太子撤出城外。

没捉到太后,就失去了要挟明军的唯一机会。英宗当年在土木堡兵败被俘,都没令大明朝屈服,光凭一个皇子,更不可能保住他们的小命。

他们出城后不敢逗留,也不能向东自投罗网,只好沿大盈江向西逃窜,一路狂奔逃命。

既到铜壁关,已几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也没地方跑了。

就在这些狂徒几近绝望的时候,王进宝忽然找到赵良栋,似乎有了新的计策。

“赵哥,出了关就是缅国,下一步怎么办?”

“呸,呸呸!”

赵良栋使劲吐着口中的灰土,接着恶狠狠道:“还能怎么办,刀山火海也只能往前闯了。”

“咱们只剩这点人,硬闯恐怕行不通,不如使计。”

“哦?你还有好法子?”

“我还能有什么好法子,只是硬闯实在难以成事,不如光明正大出关,求见蛮莫安抚使思线,就说我们是大清派来的特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