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正面决战(3 / 4)

加入书签

榔再次采用新奇战术,没有像小围岛之战那样跳帮夺船,而是采用类似骑兵对冲的战术,发起了一场海上混战。

这个战术的关键就是对敌舰甲板上的水兵和船体视而不见,改为使用大量链弹摧毁敌舰的风帆和桅杆。

链弹是一种特殊的炮弹,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用一条长铁链相连。

冲出炮膛后,炮弹会在高速旋转下快速展开,中间的铁链在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绷得笔直,形成像刀一样锋利的,又不断旋转的死亡线。

旋转的铁链可以把对手的风帆扯成碎片,运气好时,甚至能把敌船的桅杆打断,直接废掉目标船的航行和操纵能力。

不管是否得手,明军都会高速通过,继续攻击后面的清军战船,依然以船帆为主要攻击目标。

这种用链弹打船帆的战术早就存在,不过仅作为战斗的补充,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实心弹杀伤敌兵更为常见。

因为链弹要手工打造中间的链条,实在太贵了,每打一发就像往大海里扔银子。

而且如果没有大量击杀对方水兵,就算破坏了敌舰的风帆,也夺不了船,赢不了战争。

如果不是这两年安南水师打出了偌大名声,常进功肯定会认为他的对手是个对海战毫无了解的新手、菜鸟。

因为对方的战术违反了海战的基本原则——海战比陆战更讲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如果只是船帆轻度损伤,用不了半个时辰,船只就可以挂起备用船帆;即便是水线以下破口,也可以用备用木料进行损管维修,用不了太久就可以恢复大部分战斗力。

哪怕桅杆、船舵受到重创,只要能在友舰的掩护下脱离战场,船舰上面的水兵就可以得到保存。

水兵可以转移到其它船只上继续作战,受到重创的战舰也可以在战后回到港口进行修理,无论如何,修理总比重新造舰要快得多。

总而言之,海战最重要就是俘虏敌舰,俘虏一艘舰船,对敌人的打击要比给十几、二十条敌舰造成各种轻重损伤沉重得多。

海战推崇阵战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注重击毁远远超过击伤。

通过阵战来集中火力,彻底消灭那些被重创的敌舰,或是互相掩护,让己方受伤的船只退到阵后进行修复。这才是海战的正宗战法。

现在明军舰队在清军船阵中间高速穿过,更像是骑兵的战术。虽然气势很强,却无法对任何一艘战舰进行重点打击。

“伪帝不会派了一个陆将来指挥水师吧?”

看着对方旗舰上高高悬挂的“陆”字旗,常进功认为这个“陆”所代表的可能不是敌将的姓氏,而是敌将的军种。

常进功第一时间对这种新战术做出了极低的评价——战舰并没有马刀,不能像骑兵一样利用高速收割敌兵的脑袋,虽然可以两侧同时开炮,但分散在所有清舰上,有什么用呢?

实际战果也像他所预料的那样,明军三十艘战舰以长蛇阵从清军船阵中穿过,射向半空的链弹除了扯碎几艘舰船的风帆,对水兵的杀伤微乎其微。

至于船体,更是几乎毫发无伤,链弹打在船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威力,只不过造成一些刮痕罢了。

但不久后,常进功就发现事情好像不这么简单。因为他看到由十艘战船组成的另一支舰队出现在眼前。

“明军到底还有多少战船?”

他掰手指算了算,加上早上的六十多,现在出现过的明军战船数量超过了一百二十艘,正向一百三十迈进。

看后面这支舰队的阵型,战术依旧是高速穿过,专打船帆。

看到敌舰的舷侧写着大大的“峨眉峰号”四个大字,常进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