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节外生枝(2 / 4)
军,没有舰队作为后盾,下场只能是全军覆没。
严启俸急忙派出亲兵去询问,得到的答案让他非常沮丧,同时决定对基层士兵封锁消息。
“你是说外面出现了几十艘明匪的战舰?不可能……早上我们不是全都烧光了吗?”
……
明军舰队对广州水师穿插持续了很长时间。栗养志率队参战后,明军连他们都一起冲,直到天色全暗,互相看不清对方的舰船为止。
初三的月光非常黯淡,鸿基军港附近海域再宽阔,终究不是外海,周围暗礁和小到看不清轮廓的岛屿还有很多,在漆黑的深夜看不清距离,很容易在高速航行时触礁,撞个船毁人亡。
双方都不敢进行大范围冲杀,只好隔着几海里遥相对峙,靠观察对方舰船上微弱的灯火判断距离——每一艘船都需要知道同伴在哪里,双方都不敢熄灭灯火。
常进功对战局形势越来越悲观,因为他发现明军的冲杀战术并非一无是处——普通情况下也许没什么大用,但对付远道而来的清军,却很有优势。
因为受伤的明军舰船可以随时脱离战斗,钻进附近的群岛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清军各舰的指挥官从没来过下龙湾,对附近的洋流、风向、岛屿缺乏了解,根本不知道哪里会有暗流或是礁石,也不知道岛屿后面是否可能藏有伏兵。
并不是每一艘船都能安排一个向导,而且那些向导大多数是对这一带比较熟悉的官吏,肯定比不上一直在此训练的明军。
在下龙湾附近,清军舰船不具有独自活动的能力,只有呆在舰队中才能生存下去。
常进功怀疑附近还有其他隐蔽的小港口或修理基地,受伤的明军船只可以去那里进行修整和补给,但是他已不敢分兵去追击搜寻。
如果只是这样,情况还不是很致命,清军舰队只要保持严整队形,就能避免损失战舰,这与海战的基本原则也是吻合的。
让常进功更为头疼的是船帆一旦受损,船舶航速就会变慢,他只能让完好无损的船舶降帆减速,以照顾受伤的船只。
就像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根板,舰队的整体速度,也取决于最慢一艘船。如果受损的船只不能迅速修理,舰队整体航速会越来越慢,直到完全动不了为止。
所以入夜之后,常进功就命令各舰尽量维修受伤的桅杆,船帆也要连夜缝补,哪怕被撕成碎片也要尽量修复。
在休战间歇,栗养志登上广前号,给出了最合时宜的对策。
栗养志告诉主帅,他已经派出小船去运兵船搜集备用船帆,再过一个时辰就能返回。
现在岸边还有一百多艘商船改造的运兵船,备用船帆完全不缺,即使尺寸不一定合适,勉强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这样每一艘军舰都会拥有超过一张备用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可以快速替换。
栗养志的急智让常进功眉笑颜开,但是接下来提出的疑问却一语惊醒梦中人,让他的心情再度陷入低谷——荷兰舰队和潮汕水师都还没有回来。
“对啊,炮声已经完全停止了,考乌和吴六奇还在那边干什么呢?就算俘虏实在抓不过来,派艘快船回来报捷也行啊!”
“也许是追远了,或者……来报信的快船被明贼拦截了……”
面对主帅的抱怨,栗养志尽量往好的方向去宽慰,因为坏的假设可能让人完全无法接受。
荷兰舰队和潮汕水师加起来六十多艘船,不可能打不过十艘敌舰,就算伪帝还有余力设下埋伏也无济于事。
在安南,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全歼这支混合舰队。
三十年前的料罗湾一战,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