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良心大炮(二合一)(2 / 4)

加入书签

在排兵布阵方面的才能十分佩服,又接着问道:“你怎么会算得这样快?”

“贺将军过奖了,一千以内的开方术很简单的,《九章算术》里就有记载。卑职之前在志灵军校跟先生们学过,这是作战参谋的基本功……额,现在应该叫黄埔军校。”

贺珍之前就听说过大明军官学校,知道这类似于以前的武学,是御林军各级军官学习排兵布阵的地方。

听说李广义乃是军校毕业,像捡到宝似的看着对方,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必须要说服此人成为自己的幕僚。

“还是多读书好啊!李兄,有没有考虑过从军……”

“贺将军见谅,家父不希望卑职从军,所以卑职只好进兵部当差。”

贺珍问了一句“你爹是谁”,然后招贤纳士的热情马上对方的回答所浇灭。

雷州知府可不是个小官,把儿子弄进兵部当差是应有之义,跑来大宁当幕僚确实是屈才了。

他很快收拾心情回到正题,在更深入的操练后又发现新的问题。

比如说方阵向前推进时,士兵们的步伐很容易混乱。

西班牙人的解决方法是让士兵听鼓点前进,可眼前的长矛手都是各营各将麾下临时拼凑出来的,列个队尚且困难,几天时间哪里学得会听鼓点走路。

如果说方阵推进还可以用走走停停,不断重整队形来解决,另一个困难则像无米之炊,非常不好办。

贺珍向朱由榔报告,由于长达五米的长矛不便在大山和丛林里战斗,大家都习惯使用刀盾或者短枪。

这些年夔东军很少和骑兵对抗,没准备太多长矛,接受过训练的专业长矛手也严重不足。

一番七凑八凑,在一万多部众里只勉强找到一千左右,这还是加上长枪手才得出的数字。

如果要弄三个方阵组成简单的品字型犄角阵,则每个小方阵只能分配三、四百长矛手,距离每阵八百多人还差得远。

“哦?朕听说长矛很容易练,一直向右刺就行。大家都是老兵了,马上做一些长矛来应急不行吗?”朱由榔好奇地问道。

“陛下明鉴,长矛太长了,必须用枣木来做矛杆才不容易断,就这几天功夫,实在找不到那么多枣木啊!”

贺珍对长矛和长枪的区别详细解释了一番,又说普通士兵赶鸭子上阵对付步兵不是不行,但是面对骑兵可能会出大问题。

主要是骑兵冲锋时的气势太强了,排山倒海一般,专业长矛手知道只要死扛不退,骑兵一般不敢强行冲阵。

普通士兵很少能忍得住不逃跑——这不是勇不勇气的问题,而是人的本能问题。

没接受过专门训练,很少人能克服对骑兵的恐惧。

朱由榔想了一下,提出一个大胆设想。

既然长矛方阵只有前三排在御敌,后排只是接替阵亡同袍的预备队,那么能不能减少后排的数量呢?

比如说每排二十二个士兵组成的方阵,理论上需要二十二排,总计四百八十四个长矛手。

如果前后左右都只排六排,那么只需要三百八十四人。

长矛方阵由实心变成空心,理论上不会削弱方阵抵御骑兵冲击的能力,只会削弱持久度。

按照之前贺珍所提出的,“鞑子不敢强行冲阵”的理论,六排长矛手应该够用了。

而且实心阵变成空心阵之后,里面就能站得下更多火铳兵,增加额外的远程火力。

只要火铳兵在六排长矛兵崩溃前将敌人先打崩溃,那么自己崩溃的危险自然就解除了。

“朕听说过一句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长矛负责防守,火铳负责进攻,调整一下数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