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大国工程(二合一)(2 / 4)

加入书签

逾越的屏障,让下游的大型江船无法直抵四川,同时,四川的大型江船亦无法前往下游。

历朝历代都对此二滩都非常重视,从宋代起就陆续有地方官员对江心进行开凿疏浚,让三峡的通航条件得以改善。进出四川的主要通道也从蜀道慢慢变成长江三峡。

不过天不作美,新滩两岸峡谷于嘉靖、万历年间历经三次大型山体滑坡,崖上巨石滚入江心,让新滩航道变得更加凶险。

后来兵荒马乱,谁也没有心情筹钱疏浚新滩,所以现在三峡变得只能过小船——湖广的小船上行被明军揍,四川的小船下行被清军揍,谁也奈何不了谁。

在清军势大的时候,新滩险阻对明军是一个保护,李来亨能据守香溪口多年,多少得感谢老天爷帮忙。

现在明军已有实力发起进攻,当然要想办法把新、吒二滩的问题解决。这不是单单是攻略湖广的问题,还关系到四川水师能不能沿长江直下江西和南直隶。

退一万步来说,恢复四川生产不能光靠一百几十万人口自己玩自己的,人口迁徙、货物运转都需要大型江船,总不能一直靠耗资巨大的“盘滩”吧。

恢复四川事关朝廷百年大计,郝、李二将都没能力想那么远,不过兵力粮草通过长江运往湖广确实是一个巨大优势。如果没有三峡险阻,东西两川加起来近十万兵马,又有成都的粮草,不要说武汉,一涌而下直冲南京都行了。

“可是陛下,那些都是整块整块的巨石啊,末将也想过把江道凿开,确实……确实是无能为力。”

李来亨说到这里,又环顾了一下四周,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用来形容江心巨石的东西。那些巨石小的有几间房屋大小,大的几乎算得上一座小山。

而且石头不比泥土,用火药去炸都没什么效果,名副其实的“又臭又硬”,用人力去开凿,恐怕几百年也凿不穿。

“用人去凿肯定不行,不过我们可以用火烧。”

说到这里,朱由榔介绍起安南这几年疏浚元江航道的经验。

为了将蔓耗、思茅两港的锡锭、木材、茶叶等大宗货物运往志灵城,安沛守将王之朔想尽办法对付老街至安沛段的险滩。

和三峡这边一样,用人力对付巨石收效甚微,不过后来有一个叫陈潢的年轻人到志灵城投靠朝廷,带来一个收拾险滩的好办法。

这两年,陈潢组织石工匠人对河道进行疏凿。

他们在冬春水位低时聚集大量煤块燃料于石块下,其中混杂放入木炭。再点燃木炭使煤块燃烧,然后在被烧烤成高温的石块上浇淋醋酸。

如此反复好几次,巨型石块很快碎裂。其中有很多被命以各种名字的危险石块都被凿掉了锐利的棱角,河道也逐步通畅,疏凿工程大获成功。

在第一次下安南时,明军在险滩之处必须全员下船步行;这次前来四川,警卫团是全程坐船到云南的。中间的差距之大,不可以道以里计。

朱由榔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也知道浇淋醋酸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具体原理则搞不清。

不过疏浚河道不是学术研究,这个方法简单易行,照搬到三峡实施必然能见效。

鉴于新、吒二滩的石头巨大,江水上涨时又不能施工,朱由榔谨慎地将工期设为半年至一年半。

等到永历十九年二滩彻底打通,数百大型江船发起雷霆一击,夷陵、江陵的水师没有了优势,再想凭江防坚守就很困难了。

陈潢的事迹让众将听到心驰神往,以人力对付河川巨石,和传说中的神仙也差不多了。

“陈潢先生真乃神人也!”

李来亨大赞了一句,又道:“若他能来兴山,末将非得请他喝酒不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