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收铸币税(2 / 2)
印纸钞给海商,空闲准备金不会有一分一毫增加。
“朕果然没料错!”
朱由榔一拍大腿,又接着问道:“这一年里,拿纸钞来换银子的人多吗?能占到几成?”
姚启圣道:“陛下放心,如今是一比一印钞,拿纸钞来央行兑换的人不是很多。银库的现银一般维持在七成左右。”
朱由榔点点头,对纸钞能维持这个信用度表示满意。
如果商人们不认可朝廷信用,或者他们的下家不愿收纸钞,那他们肯定会到央行兑换现银。一年过去大家都没换,那没意外短期是不会换了。
考虑到这一点,朱由榔决定降低印钞准备金的比例,增发货币收铸币税。
原来是一比一印钞,现在可以降到二比三。即以四百多万两银子作为准备金,印发六百万元纸钞。
之前已经印过四百万,现在还能再印两百多万。除了拿出五十万元放房贷,还剩余一百五十万元还可供户部支用。
郭之奇本为阻止一百五十万窟窿而来,没想到转了一圈,竟一下子得到一百五十万填窟窿,高兴得直呼央行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朱由榔还提到,廉江府庞西洞银矿经过一年扩建,已可以大规模出银。如果按二比三来印钞,个旧、庞西洞每年运来的现银可以额外产生几十万元的铸币税。
这些钱可以用来偿还前几年欠下的国债,让朝廷负债情况恢复健康,也可以用来购买更多武器装备准备北伐。
郭之奇对此非常振奋,这两年为了不让朝廷破产,头发都愁得白了。一下子多出一百多万两收入,或许可以保住最后那几根。
不过,他的高兴没有维持多久。朱由榔的下一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狠狠打在他的头上。
“央行、商行、国债、印钞……朝廷的银钱周转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复杂到朕都快看不懂的地步。朝廷必须要定下几条铁规矩,否则用不了多久,纸钞迟早变成宝钞。”
众人齐声问道:“什么规矩?”
“首先……”朱由榔很快提出几条。
铁规矩就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铁律,包括他自己。
首先,户部向央行存入多少现银,就只能支取多少纸钞,一分都不能多。如果朝廷要额外用钱,就得由户部发国债,然后由央行来买。
其次,国债总额不能超过户部年收入的两倍,即一千万两。
这是为了避免广东发生恶性通胀的必要举措,也是用规矩来约束户部和皇帝本人,让大家都忍住手脚不要乱花钱。
朱由榔解释道:“以前是一比一印钞,现在改成二比三,未来会不会改成一比二,一比三?一旦朝廷开始收铸币税,大伙就会越来越上瘾,朕也不能免俗。如果不定下规矩,迟早有一天变成一比十,一比二十。到时候发生挤兑,朝廷的信用就全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