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开凿运河,大兴扩军(2 / 3)
纠结。
大兴盛于南地,又立下货币权的至高权柄。
可以对世界万国进行货币征伐,若是迁都长安,恐怕真的免不了此举。
“不行。”
“此事万万不可。”
刘晔抬头说道:“每年雨季,南地已经涝灾不断了,若是引入渭河之水,岂不是要让南地数百万百姓陷入水患之中?”
“子扬所言不错。”
荀攸徘徊在帅帐之中,沉声道:“我大兴与大汉不同,我们目标不只是诸夏,而是域外万国,水路自然比陆路轻便,可是北方的蛮夷又不能不治,为何不能以洛阳为都呢?”
“王上?”
陈宫,刘晔亦是茫然不已。
庞统行至地图旁,用炭笔勾勒道:“我想王上应该是因为西域三十六国,若是将此地收复,我们可据葱岭,直接与大月氏接壤,洛阳至长安可至少有八百里啊,纵然从渭水入黄河,又能快多少日子?”
“王上。”
“此事太过重大了。”
荀攸作揖而拜道:“臣希望王上多加思量,而且秦岭之中地势繁杂,根本不是我们在会稽修一条路那么简单,增发的宝钞也不是南域小国可以承受,如此下来民生必定疲敝。”
“孤知道。”
宁辰淡笑道:“只是异想天开而已,什么方法可以保证我们航运,又能保证南北平衡,亦能扼制漠北。”
“这。”
荀攸思量道:“此事还得与内史省,六部具体商议,不过臣以为还是先以安抚四州内政,兴民生为主,西凉的韩遂也要处理,毕竟大兴暂时还不用想迁都一事,请王上三思。”
宁辰点了点头,沉声道:“孤准备调集徐庶入兖州,统筹兖州军事,负责震慑大魏,你们以为如何?
“王上明鉴。”
荀攸,刘晔,陈宫恭敬道。
“好。”
宁辰点了点头,沉声道:“责令吏部重新拟选益州刺史,而后调徐庶来兖州,孤需要他坐镇此地。”
“喏。”
荀攸躬身应喝。
兖州。
临河而对冀州。
大兴在江东,故而兖州为重中之重。
此地的安防,已经不单单只用太史慈,黄忠这些人来镇守,而是需要精通谋略与用兵之术者方可。
大兴此类人才不多,鲁肃,荀攸,徐庶尚可,陈宫不足。
故而,调徐庶过来镇守兖州,为上上之策。
七月,大量官吏从江东,荆州两地调集过来,充斥在各大郡县之中整饬内政,先是以户籍统计,秋收之后才能清丈良田。
不过,疏通沟渠,修缮城池已经开始。
大量宝钞作为货币分发,所部弊端全部涌入南域各国,乃至连骠国都有波及,让其百姓苦不堪言。
自家的东西越来越便宜,大兴的货物越来越贵。
可是,这几年大兴宝钞已经取代的他们的货币,故而根本没有选择,若禁止宝钞流通,瞬间民生便会崩塌。
何况,大兴定中原一战。
消息已经流入各国,神器之威令所有国度不敢放肆。
八月。
徐庶从益州迁来。
新任益州刺史,被交趾太守步骘所替代。
许昌。
曾经的大汉国都。
宁辰暂居在曹操曾经的司空府中。
“王上。”
徐庶作揖而拜。
左右皆是参与陈县之战的各部将领。
“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