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不野战,不舒服(1 / 2)
五丈原如今已是一个巨大的兵营。
曹友闻回到眉州以后没有食言,将手下一万多骑兵,还有精挑细选的两万名军中青壮全部送了过来军训。
两个月时间,这三万人已经差不多训练完成,三大步走的有模有样,已经完全没了以前宋军的懒散。
杨岳斌与曹友闻站在孔明城城墙上,满意的看着渭河边上操练的士卒。
其实论单兵战力,宋军并不差,单兵负重,宋军已经达到了历朝历代的巅峰,一套步人甲七八十斤,这帮人居然可以穿着跑五公里。
差的是从上到下的信任,差的是纪律跟荣耀。
最后一点极为重要。
大宋朝,军人地位低到令人发指,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就是这个时代军人地位最好的诠释。
但是自从到了五丈原,这三万宋军瞬间就找回了作为军人的荣耀。
因为什么?
因为有钱了啊。
有钱就有地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原来宋军月俸一贯钱,能不能拿到还是个未知数,克扣是常有的事,虽然曹友闻这里情况要好一点,但是曹友闻不扣,发军饷的文官们扣啊。
这一贯钱能有五百文落在士兵手里,老曹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钱袋子,粮袋子都掌控在文官手里,老曹能怎么办?
“大将军有令,自本月起,军饷翻倍。”
“大将军有令,自本月起,军饷翻倍。”
数名传令兵骑马穿梭于军营之中,高声疾呼。
营中瞬间沸腾起来。
张伟自定制之后,看了看自己的钱袋子,发现还有的是钱,于是又把手下军饷重新捋了一遍。
普通士卒月俸四贯,什长,旅帅,都尉全部按倍往上翻。
骑兵月俸六贯,军官跟步兵一样,俸禄翻倍往上翻。
加上其他福利,一个最基层的旅帅,每月可领至少二十贯钱。
而且全部实发,没有一文克扣。
如今军饷在翻倍,这帮以前的苦哈哈能不沸腾吗?
四十贯钱,已经可以在长安买一个单间的说。
“去踏马的大宋朝,老子以后就认大将军了。”
“大将军让我们打哪里,我们就打哪里。”
“大将军让我们打谁,我们就打谁。”
军营中群情激奋,士气瞬间被点燃。
士卒们也知道军饷翻倍意味着什么。
“要上战场了。”
上战场就上战场,按张伟定下的军规。
战场之上缴获的所有东西都分给手下,他只要地盘,其余的分文不取。
这种制度之下,求战若渴才是士卒们的普遍心理常态。
什么,你说畏战?
畏战是不可能畏战的。
昔年大唐之时,士兵们以守城为耻,一地长官要是敢在敌兵压境之时不敢野战,那大概率是要被手下背刺,死于非命。
甚至有节度使因为敌人投降而按兵不动,从而造成手下士兵暴动,被砍了脑袋的就有好几个。
举个例子。
景龙二年(708年)名将张仁愿在河西走廊率军突破黄河,于北岸大破突厥。
不过老张觉得,击败突厥人很容易,想要全歼他们却太难了,为了防止这帮家伙卷土重来,也为了将来唐军反攻时有个稳固的落脚点和后勤基地,他就打算在黄河北岸筑城,为此还打了个报告向朝廷请示。
唐中宗李显把大臣们叫来研究这事,结果大家反对的意见居多,有人说岸北之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