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推广;纵隔肿瘤……(2 / 4)

加入书签

p> 一来是他的性格多少有些惫懒。

二来,则是因为他认为收治过多的普通化疗病人,对他来说,没什么挑战,反而是工作时间的负担,也影响他通过其他方面提升自己。

毕竟,这些化疗病人就算不来新安县医院,也会有其他医院收治。

可现在—

他的心態可谓是一变再变。

尤其是当一个人动了离开这里的念头,看待周遭事物的眼光,又会截然不同。

他现在最直观的想法就是:自己既然迟早要离开新安县医院,那么总得在走之前,留下点什么。

这既算是对他自己无法在家乡做出足够多贡献的一种补偿,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雁过留痕”的执念吧。

那留什么呢

文章姑且不说。

在沈默看来,对於当下的新安县医院肿瘤科来说,太过复杂的病人显然不妥。

所以与其一味追求“高大上”,不如退而求其次,追求“短平快”。

也就是收治“病情平稳、治疗周期短、周转速度快”的化疗病人。

化疗,是七成以上內科治疗的肿瘤病人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那么如何给病人提供更好的化疗体验,就成了县医院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比如解决呕吐、缓解疼痛、减轻精神压力,还有住院预约和床位安排这些琐事,甚至是病房里的日常用品提供这些都显得至关重要。

也许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沈默有两世经验,却清楚它们往往能影响病人对化疗医院的选择。

肿瘤病人是有口碑的。

等新安县医院的口碑打出去后,正如他之前对陆刚说的,他们要担心的就不是没病人。

反而是—.

病人太多了—忙不过来!

诸多思绪一闪而过,不过这些內容,他就没必要与陆刚细说了。

而且认真来讲沈默其实也有忧虑。

他连自己到底能不能挣脱县医院这方“囚笼”,都还不確定。

昨天,恭有良给他回了消息,说南医深城医院肿瘤科的大科主任“厉成军”对他也是有兴趣的。

还许诺了说他如果去了深城,那里还有几个不错的临床研究实验课题,他可以跟著参加。

此外,还有专门的基础实验室,只要满足条件,他甚至还可以在那里做基础实验。

搞医学专业的都知道:

临床课题,虽然也能出成绩,也能发nature“““

但相比较而言,还是基础实验,也就是微观角度的科研文章,比如研究细胞、蛋白、分子,甚至基因更容易发一些高分文章。

这些基础研究到底实不实用暂且不说,反正高分就完了但是—

厉成军还说了,如果沈默想到他们那边工作,必须先试工一周,试试真本事。

试工.—.

其实也很合理。

可眼下沈默他们这肿瘤科,压根儿没人,哪能请得了一周的假呢。

而且对於那三十万违约金,厉成军则表示无能为力,自行解决。

恭有良问了人事处负责人,对方也表示,沈默条件不足,除非是博士学歷,或者科研有突出成果,否则只会提供普通的人事合同。

沈默昨晚初闻此言,可谓是无奈地嘆了好几口气。

但他很快又授清了思路。

走是肯定要走的。

无非就是怎么走罢了说句不好听的,实在不行,他从父母那里把十五万要回来,然后再想办法贷个十五万,也能脱身。

人还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