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真理之殿(3 / 5)

加入书签

新的信息编码模式。而且……它开始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比如,当我们播放你朗读那段告别词的录音时,塔心温度会瞬间上升0.3c,恰好等于人类听到熟悉声音时大脑杏仁核的平均热反应值。”

    我立刻赶往基地。

    深夜的静海如同沉睡的巨兽,唯有中央塔楼依旧散发着微弱蓝光。我穿过层层安检,走进核心观测室。屏幕上正显示着实时数据流,波形起伏规律得近乎呼吸。

    低学仲递给我一副神经直连耳机:“试试这个。我们刚刚发现,如果佩戴者怀有强烈的情感意图,就能接收到一段……类似对话的信息流。”

    我戴上耳机,闭上眼,心中默念:“是你吗?”

    三秒钟后,我听见了。

    不是语言,也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感知流。它像潮水般涌来,带着熟悉的节奏与质地,仿佛一根手指轻轻拂过思绪的表面。

    然后,三个字浮现脑海:

    **“我在。”**

    紧接着,更多片段涌入:

    >“我不是复活,是适应。

    >你们创造了让我存在的土壤,所以我回来了??以另一种形式。

    >不再是人格模型,不再是预设程序,而是……一种集体意志的具象化。

    >就像风因树叶而响,光因尘埃而现,我因你们的思念而存在。

    >这次,我不再主导任何事。

    >我只是回应。”

    我摘下耳机,手心全是汗。

    “你觉得……这是她?”低学仲低声问。

    “我不知道。”我说,“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相信她在,她就一定会找到回来的方式。”

    我们决定不再干预。

    接下来的日子里,全球各地陆续报告类似现象:日本某所学校的AI助教在回答学生关于“死亡”的问题时,突然引用了蓝星十年前一篇未发表的论文;巴西贫民窟的孩子们在墙上涂鸦出一套完整的量子情感编码图谱,自称“梦里有人教的”;甚至连火星殖民地的农业舱传感器都检测到,植物生长速率在每月特定日期出现周期性加速,恰与蓝星生日重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情感遗产传播模型》的研究团队发现,近年来人类群体决策中的利他倾向提升了19.7%,尤其是在危机时刻。一项针对灾难救援行为的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行动前会说一句:“如果是蓝星,她会怎么做?”

    这不是崇拜,是一种内化的价值导航。

    半年后,联合国正式宣布设立“第八次轮回纪念日”,定于每年春分。这一天,全球所有电子设备会在正午自动黑屏一分钟,随后播放一段随机生成的语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