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小插曲(1 / 2)
回到公寓我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拿起手机就窝到了被窝里面。
我收到了我们队长的消息,是刚刚吃火锅的时候发过来的。
队长给我发的消息内容就是我们队伍的大后腰子被车碾伤了脚,这几天他一直在学校和医院之间跑来跑去,所以那天说的动员大会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办了。
阳哥简单的跟我说明了情况,后腰没什么事儿,就是踢不了球了,让我别担心,然后就没了。
看了阳哥发的这段话,我怎么可能不担心,不过我担心的不是我们的腰子,而是担心我们会被骂。毕竟零比零的比赛谁愿意看,而且我们是积分制没有加时,到后期要是积分太少就会直接被淘汰了。
不说别的,就从他的能力上来说,他持球推进能力和协助前腰组织传球都是不错的,而且他还能在进攻时适度前插,为前场提供支援。
现在我们的球队,前腰换替补,全能型后腰换替补,防守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现在就是进攻乏力,所以为了能让替补队员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和队友打出更好的配合,教练一定是要变阵的。
打开群聊,果不其然,他们已经在群里面激烈的讨论起来了,说白了就是吵了起来。
教练安排的是明明白白的,谁给谁当替补,谁踢哪个位置等等。
替补球员在群里面就回了个收到,一直在跟我们教练吵架点是我们的两个边前卫,教练变阵为4-3-3,要两个边前卫去踢边锋,他们两个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教练了解他们想让他们踢防守型边锋,所以就和教练吵了起来。
我看了一下,他们其实就是怕拖球队的后腿,他们的长篇大论看得我头疼,总结起来就是:边前卫的防守职责是“深度回防”,需要退到己方半场甚至禁区边线,协助边后卫封堵对手边路突破、抢断传球;但边锋的防守边界通常在“己方半场中圈附近”,更侧重“干扰对手边后卫传球”而非“直接拦截”。转型后,球员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延续边前卫的习惯,过度回防导致锋线缺人,反击时跟不上节奏;要么完全忘记防守职责,不回追只靠前,导致边后卫被对手边锋1v1突破,边路防守直接漏空档。
边前卫的进攻核心是“协助与衔接”,比如拉边接应中场传球、套边给中锋传中、或回做给插上的边后卫,很少需要直接面对对手后卫突破、或承担射门责任;但边锋是“进攻核心之一”,需要主动持球突破、内切射门、或与中锋做小范围配合,是球队创造射门机会的关键。转型后,球员常出现“不敢做动作”的问题:要么拿到球后习惯性回传给中场,不敢尝试突破;要么强行突破却因技术细节不足被断;甚至面对射门机会时犹豫,错过最佳进球时机,本质是没从“辅助者思维”切换到“终结者思维”。
边前卫的跑动是“前后均衡”,攻防两端的跑动距离相对平均,身体对抗多集中在中场的“抢断与护球”;但边锋的跑动是“前重后轻”,进攻时需要频繁冲刺、急加速,身体对抗多是在对手禁区附近的“贴身抢点”或“突破时的身体对抗”。转型后,球员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体能分配失衡,前半场过度冲刺导致后半场没力,防守回追或反击时跑不动;二是对抗强度不适应,在禁区内抢点时扛不住对手中卫的身体,或突破时被边后卫轻微对抗就丢球,没能适应锋线更激烈的局部对抗节奏。
他们的担心全都是正常的,但是他们没有关注教练的发言,教练明明都已经给出建议了,他们还在群里面说:“自己怎么怎么样,我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
群里消息再往下看下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劝他们了,说一起练一练之类的。
虽说这是一个球队内部的矛盾,但是这件事情却体现了我们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