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寒潭深孤影(2 / 3)

加入书签

离别而复杂,更因穆之带来的消息而掀起波澜。当穆之平静地宣布皇帝任命他为送亲副使,将随行出使狄戎时,阿史那·城先是一愣,随即那双鹰隼般的眼眸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紧接着是浓烈的、毫不掩饰的讥讽!

“哈哈哈哈!”阿史那·城发出一阵低沉而充满讽刺意味的大笑,他大步走到穆之面前,目光如刀,“好!好一个‘恩典’!好一个‘宣示天威’!穆御史,你们那位陛下,可真是把‘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玩得炉火纯青啊!用你平息了风波,转头就把你这把碍眼的刀,丢到本王的草原上自生自灭?”

他重重一拍穆之的肩膀,力道沉厚,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对雍帝手段的不屑,有对穆之遭遇的同情,更有一丝……隐隐的、棋逢对手般的兴奋?

“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草原雄鹰的锐利光芒,“对本王而言,这倒是个意外之喜!穆之,草原的风沙虽烈,却比这上京的毒瘴干净得多!带着你的人,跟本王走!本王倒要看看,在这草原之上,你这把被大雍抛弃的利刃,能搅动多大的风云!” 这几乎是一种公开的招揽和承诺,在永宁公主面前也毫不掩饰。

永宁公主闻言,苍白的脸上也露出惊愕和忧虑交织的神情,她看向穆之,欲言又止。她深知朝堂险恶,穆之此行名为副使,实同流放,前途未卜。

穆之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躬身:“王子殿下言重了。穆某奉旨行事,职责所在。定当‘尽心竭力’,护送公主殿下平安抵达狄戎,完成和亲大礼。” 他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但那份刻意的疏离和公式化,比任何愤怒都更显冰冷死寂。

他公事公办地交代完使团启程的细节(这些本就是他“操持”的),便不再停留,带着阿月告辞离去。走出兰芷苑宫门,阳光刺眼。穆之抬头望了望天,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流放?或许吧。但这流放之地,未必不是另一盘棋局的开始。

回到御史府,气氛压抑而沉重。楚墨渊得知旨意后,先是一怔,随即是滔天的怒火!

“砰!”他一拳狠狠砸在厚重的紫檀木书案上,案几应声裂开一道缝隙!

“出使狄戎?!那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还要等大婚礼成?!这分明是流放!是那老东西怕你再查下去,捅破天!” 楚墨渊双目赤红,须发戟张,如同暴怒的雄狮,“老子兄弟们拼死带回来的残页!就这么……就这么交给大理寺那帮龟孙子去糟蹋?!王生、李慕白就白死了?!那些被顶替的寒门学子,就活该认命?!老子……老子真想……”

慕婉儿死死拉住他的胳膊,眼中含泪,声音哽咽:“楚大哥!慎言!这是圣旨!抗旨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她看向穆之,满是担忧,“大人,此去狄戎,路途遥远,环境陌生,凶险难料……您的安危……”

阿月沉默地站在角落,左手紧紧按着腰间的短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神却异常坚定地看向穆之。无论流放何方,她的选择只有一个——跟随。

穆之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案后,看着愤怒的楚墨渊,看着担忧的慕婉儿,看着沉默却坚定的阿月。那份庄园的残页,依旧躺在案头,像一个无声的嘲笑,也像一个冰冷的句点。

“楚将军,”穆之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把残页,还有我们之前整理的所有关于此案的卷宗、口供副本,全部封存。明日,移交大理寺。”

“大人!”楚墨渊不甘地低吼,额上青筋暴起。

“这是圣旨。”穆之看着他,眼神深不见底,如同寒潭,“我们,遵旨。”

他站起身,走到阿月面前,目光落在她左手绷带上:“阿月,你的伤……”

“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