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寒渊噬魂三(2 / 3)
垂钓位置的正下方冰层薄弱处。
伪装与定位: 行动前夜或当日凌晨,派人潜入冰面, 使用特制的“鬼爪”冰镐, 在预定位置附近(约一丈外)的冰面上, 精心“烙印”下那三个巨大、指向冰洞的爪印(既是伪装,也可能是辅助定位装置支点?)。同时可能对目标冰层下方进行了某种标记或预先的微小破坏。
“地龙翻身”的真相: 当老关头如常在那致命的位置垂钓时,矿洞深处的杀手启动了死亡开关! 绞盘转动, 杠杆另一端的沉重石锤被高高拉起,然后—— 轰然砸落! 石锤的巨力通过杠杆传递,猛击封闭水道上的简易水闸! 这瞬间的冲击, 将封闭水道中的水体压缩, 产生一股狂暴的、定向的、如同巨兽吐息般的超高水压冲击波! 这股毁灭性的力量, 通过那根坚韧的皮管, 被精准地传导至湖底预设的冰层薄弱点! 那模拟“地龙翻身”的沉闷“轰隆”巨响,正是重锤砸击水闸、水压瞬间爆发的死亡轰鸣!
冰狱吞噬: 强大的水压如同无形的巨拳, 从下方狠狠轰击在数尺厚的冰层上! 坚冰应声而碎, 发出那声致命的“咔嚓”脆响! 冰面瞬间崩塌,形成一个巨大的、边缘参差的裂口, 将毫无防备的老关头连同他的皮棚、火炉,瞬间吞噬进刺骨的冰湖深渊!
灭口与伪证: 老关头落水的瞬间, 即遭受了水压冲击的震荡和崩塌冰块的撞击(脖颈处的淤痕极可能由此造成), 加之冰湖极寒, 几乎瞬间失温昏迷, 根本来不及做出挣扎溺水的反应。 尸体随后被矿洞水道连通产生的特殊暗流裹挟, 漂流至团伙预判的、下风口冰层较薄处, 于次日被水流顶卡在冰缝中“浮现”。 而那精心布置的“鬼爪”印痕, 成功将最初的调查视线引向了虚无缥缈的“寒渊水鬼”传说, 为盗采者争取了转移罪证、逃脱制裁的宝贵时间!
密账上的名字,如同催命符! 穆之雷厉风行, 毫不手软! 根据匪首详尽的口供和那本染血的账册, 行轩精锐倾巢而出,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将藏匿在连化城及周边、为“穿山甲”提供庇护、销赃渠道并参与策划谋杀的张师爷残余党羽(及其家族核心成员),一一缉拿归案! 昔日盘踞辽州的毒瘤根系,被连根拔起。
真凶伏诛,“穿山甲”覆灭, 张师爷余党尽数落网。 老关头沉冤得雪,其寡妻幼子获官府厚恤与邻里照拂。
穆之亲笔拟就奏章, 以铁案详陈官匪勾结、盗采国矿、设计杀人之滔天罪行, 震动朝野。 奏章中, 他力陈加强对全国废弃矿洞、私采易发区域的巡查管控, 堵塞漏洞, 杜绝此类惨剧重演。
镜泊湖冰面,重归一片死寂的银白。 寒风依旧呼啸, 但那曾吞噬生命的裂口早已被新冰覆盖, 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只有亲历者心中知晓, 这片看似纯净的冰层之下, 曾涌动过怎样精密的杀机与彻骨的寒凉。 这场利用天时地利、嫁祸幽冥传说的谋杀, 成为了连化城漫长冬日里, 一段令人脊背发凉、口口相传的诡谲往事。
巡察行轩的灯火,在呼啸的风雪中, 依旧彻夜长明。 它照亮案牍, 照亮人心, 守护着这片苦寒之地的律法与安宁, 也无声地警示着: 利欲熏心之下, 人心所能谋划的深渊, 有时比万丈坚冰更冷、更暗。 王景明在此案中展现的 敏锐洞察、 深厚的市井人脉与 如影随形的追踪能力, 赢得了穆之更深的倚重, 正式成为巡察行轩手中一柄 藏锋于鞘、却愈发锋锐致命的 “暗刃”。
朝廷那边对辽西驻防将军李崇义的处罚终于尘埃落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朝廷最终决定对他施以削职半级的惩处,并责令他与副将赵承载共同执掌辽西驻防军的军权,以此来观察他在未来的表现和作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