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暗夜访客(3 / 4)
然老家伙总是偷奸耍滑),还要不时去阿月房间查看情况,与医官沟通。她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蝴蝶,在几个房间之间穿梭,用她的明媚与坚韧,为这沉重的氛围带来一丝鲜活的暖意。
至于阿尔忒弥斯…
她依旧静静地躺在昏暗的房间里,如同沉睡的冰雪精灵。呼吸微弱而平稳,却始终没有苏醒的迹象。护心丹的药力在持续维系着她的生机,医官们用尽手段,也只能勉强压制住那玄阴蚀心毒的蔓延,无法将其根除。
穆之每日从大理寺衙门归来,无论多晚,无论多累,总会先到阿月的房间。他会坐在床边的矮凳上,屏退旁人(除了寸步不离的阿阮),静静地看一会儿她沉睡的容颜。然后,他会用低沉而平稳的声音,向她述说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朝堂上的纷争,大理寺接手的棘手案件,林远又多吃了一碗饭,轩辕前辈今天又偷喝了多少酒被陆羽柔逮到训斥…有时,他也会说起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说起上京城新开的茶楼,说起御花园里新开的秋菊…
他的声音不高,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阿阮默默地守在一旁,看着穆大人握着小姐冰凉的手,低声细语,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知道,穆大人是在用这种方式,试图唤醒沉睡的小姐,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倾诉着他内心的担忧与…那份深藏不露的情愫。
日子,就在这伤痛、等待与无声的守候中,一天天流逝。长乐宫的血雨腥风似乎已经远去,但留下的伤痕与暗流,却远未平息。余烬之中,温情脉脉,却也暗藏杀机。前路,依旧漫长。
数日后,负责清理乐清山崩塌废墟、搜寻失踪人员的官兵,在距离长乐宫入口甬道不远的一处隐蔽山坳中,发现了一具被雨水冲刷得几乎面目全非的尸体。尸体身着钦天监监正的深紫色官袍,虽已腐败不堪,但腰间悬挂的钦天监令牌和随身携带的罗盘碎片,以及其身旁散落的、刻有“袁”字的玉佩残片,最终确认了其身份——正是钦天监监正,袁天风。
尸检结果显示,袁天风死于一种极其阴毒狠辣的指力,后心要害处有一个深可见骨的焦黑指洞,周围经脉骨骼尽碎,死状凄惨。其死亡时间,远在穆之小队进入地宫之前。显然,这位真正的袁监正,在抵达乐清山不久,便已遭了顾朝夕的毒手,并被伪装成他的模样潜入队伍,最终在关键时刻发动了那致命的一击。
这一发现,让穆之等人心中更添沉重。袁天风,这位无辜的老者,也成为了这场围绕长乐宫展开的血腥阴谋中,又一个无声的牺牲者。
穆之升任大理寺卿的旨意下达数日后,他肩头的伤势已基本愈合,府中众人虽仍在休养,但情况趋于稳定。他深知职责所在,不敢懈怠,择吉日前往大理寺赴任。
大理寺官署庄严肃穆,飞檐斗拱在烈日下投下厚重的阴影。正堂之上,“明镜高悬”的匾额熠熠生辉。穆之一身簇新的三品孔雀补子绯袍,腰悬金鱼袋,端坐于主位之上。堂下,大理寺一众属官分列两侧,躬身行礼。
“下官等参见寺卿大人!”
穆之目光沉静,扫过众人,抬手虚扶:“诸位同僚免礼。”他的视线落在左侧为首的一位身着四品云雁补子青袍、面容精干的中年官员身上,“王少卿。”
大理寺右少卿王明远连忙出列,躬身道:“下官在。”
穆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清晰:“王少卿,本官初掌大理寺,尚需熟悉诸多事务。我这个人,素来不喜枯坐案牍,更倾向于亲临现场,察验实情。因此,日后寺中的日常公务,恐怕要多劳烦王少卿费心打理了。”
王明远神色恭谨,没有丝毫推诿:“大人言重了。为大人分忧,处理日常庶务,本就是下官分内之责。大人但有驱使,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