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岁寒知国帑·帝王心术(2 / 3)

加入书签

额,乃固本培元之策,势在必行!”此言一出,卢俊峰、范畴、宋怀瑾等清流精神一振。

“然,”皇帝话锋一转,“兹事体大,牵涉甚广,不可操切。需谋定后动,徐徐图之。” 这给清流泼了一盆冷水,也给了勋贵和军方喘息之机。王振武紧绷的肩膀略松。

“着吏部(刘海涛)、户部(卢俊峰)、兵部(王振武)、都察院(宋怀瑾、陈廷敬)、大理寺(孤穆之),于三日内,各拟章程细则呈上!细则需详实可行,兼顾各方,务求稳妥!若有推诿拖延,或细则空洞敷衍,朕唯尔等是问!” 皇帝将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砸给了太子党(吏部)、清流(户部、都察院)、武王党(兵部)以及相对独立的大理寺(孤穆之),让他们互相制衡,互相监督,谁也别想置身事外或暗中使绊子。被点名的几人心中叫苦,却只能躬身领命:“臣等遵旨!”

“其三,”皇帝继续部署,“开源节流,双管齐下。节流,着兵部范畴,会同户部、都察院,先行核查京营兵额及近畿卫所兵额、饷银发放实情!由简入繁,由近及远,给朕一份实实在在的账目!若查出空额虚饷,严惩不贷!” 这是对范畴提议的有限度支持,也是对兵部王振武的直接敲打,更是给清流一个立威的机会。范畴激动领命:“臣领旨!定不负圣望!” 王振武脸色更加难看。

“开源,户部卢俊峰!”皇帝点名,“严令各地,追缴历年积欠!无论涉及何人,凡有实证,限期补缴!逾期不缴或抗拒者,户部会同刑部、都察院,按律严办!勿谓言之不预!” 这是给了卢俊峰尚方宝剑,但执行起来,阻力可想而知。卢俊峰肃然应诺:“臣遵旨!”

皇帝的目光最后扫过全场,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疲惫与深沉:“国事艰难,朕与诸卿,当同心戮力,共克时艰。然,诸般举措,皆为治标。国之根本,在于人才,在于纲纪,在于人心!”

他停顿片刻,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如今当务之急,”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大臣的耳中,“是即将到来的春闱——科举!”

这两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所有人心中激起巨大的涟漪!太子党、晋王党、清流、勋贵…所有派系的核心人物,眼神瞬间都变得锐利起来!

“科举乃抡才大典,为国选贤!”皇帝的声音铿锵有力,“唯有选拔出真正德才兼备、心系社稷的干才,充实朝堂,澄清吏治,方能正本清源,使我大雍重现中兴气象!此次春闱,关系国运!礼部!”

礼部尚书赵乾、左侍郎薛阙立刻出班:“臣在!”

“尔等务必恪尽职守,确保春闱公平、公正、严明!从命题、监考、糊名、誊录、阅卷,直至放榜,所有环节,务必慎之又慎,杜绝一切请托舞弊!朕要的是真才实学,不要一个滥竽充数之辈!若有差池,尔等提头来见!”

赵乾和薛阙心头一凛,深深俯首:“臣等谨遵圣谕!必殚精竭虑,不负圣望!”

“都察院!”皇帝看向宋怀瑾和陈廷敬,“此次科场,尔等需遣得力御史,全程监督!若有风闻,无论涉及何人,即刻密奏于朕!胆敢徇私枉法、干扰抡才者,严惩不贷!”

“臣等领旨!”两位都御史肃然应命。

皇帝的目光缓缓扫过表情各异的群臣,尤其是太子党、晋王党诸人,语气森然:“朕把话放在这里,此次春闱,便是试金石!是忠是奸,是贤是愚,是心系社稷,还是只谋私利,朕,拭目以待!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中,皇帝已起身,拂袖转入后殿,留下满殿心思各异、暗潮汹涌的群臣。

金銮殿的大门缓缓开启,刺骨的寒风涌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