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子身边,有能人?(2 / 4)

加入书签

指着地图,开始详细陈述。

    “殿下,西州之地,看似辽阔,然十之七八为荒漠戈壁,百姓生存,全赖这几处绿洲水源滋养。朝廷徙民实边,立意虽善,然若将死罪犯人与良家子混杂安置,隐患极大。囚徒中不乏凶顽之辈,边地管理不易,若其劫掠良民之粮种、牲畜,乃至滋扰地方,非但不能实边,反恐酿成边患。此其一。”

    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太子的反应,见李承乾听得认真,便继续道:“其二,亦是至关紧要之处,在于水利。西州干旱少雨,农耕全仗引水灌溉。隋炀帝当年亦曾大规模徙民实边,然只顾徙人,不重水利,致使徙民辛勤开垦,却因缺水而颗粒无收,最终官逼民反,酿成大乱,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啊!若我朝徙民,亦只授田亩,而不兴修水利,恐重蹈覆辙,徒耗国力,苦害百姓。”

    李承乾听着来济的讲述,目光在地图上的荒漠与绿洲间游移,之前因兴奋而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

    他与李逸尘探讨“西州太子工程”时,更多着眼于宏观的战略布局、权力博弈,如何借此培养势力、积累资本。

    对于这些具体而微的、关乎成千上万徙民生死存亡的执行细节,李逸尘并没有告诉他。

    他下意识地又想看向李逸尘,想从对方那里得到确认或补充,但强行克制住了。

    他转而将目光完全投向来济,脸上露出真正凝重和求教的神色:“来学士所言,句句实情,振聋发聩。孤此前于此节,确是想得简单了。只虑及徙民之利,未深究安置之难,尤其是水利命脉。依你之见,当如何规避这些隐患,使徙民之策得以顺利推行,真正惠及边民与朝廷?”

    来济见太子非但没有因指出政策疏漏而不悦,反而如此虚心请教,心中一定,精神更为振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