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兵变(1 / 2)

加入书签

朱常鸿心中一怔:“她不在锦州前线守着,回京城干甚?”

然后急道:“快请!”

朱雄出去,把李鸾婵带进来。

李鸾婵急火火地进来了,走路带风,朱常鸿以为李鸾婵因为赶路没喝水,故此急着找水喝,于是对朱雄道:“朱总管,备茶。”

李鸾婵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朱兄弟,我之所以如此着急前来并非为了讨茶喝兵变了辽东兵变了宁远兵变了”

众侠闻言大吃一惊。

朱雄把茶端来了,众侠让李鸾婵喝过茶后,喘过了气,然后才慢慢道来:“先前袁军门请辞离开辽东,朝廷派了一个新巡抚名叫王之臣的,此人乃魏阉心腹。

后来听说诸位推倒了魏忠贤,王之臣便被革职,然后新来的巡抚名叫毕自肃,为人勤恳、廉洁,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官!”

莫志旭道:“这不是好事么?怎么会惹起兵变的?”

黄睿道:“李三娘还没说完嘛,你先听她说完。”

李鸾婵道:“在袁军门离开辽东的这几个月内,辽东军纪败坏得好厉害。

在宁远如此重要得前线地方竟然生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烧毁了房屋六千三百间,烧死了二百四十九人,军火武器被烧得是荡然无存。”

郑翠翎沉吟道:“那场大火生在王之臣在任期间的话,那的确只能说明是军纪败坏。

但是此时王之臣被革职了,来了位好巡抚还生兵变,那真的有可能是王之臣这个阉党余孽捣的鬼。”

朱常鸿便问李鸾婵道:“兵变肯定有人带头闹事吧?带头之人是何许人也?”

李鸾婵道:“兵变的兵士大多来自湖广和四川两个省份,为的两个人,一个叫杨正朝,一个叫张思顺。”

郑翠翎点点头道:“当兵的本就脾气暴躁,且一者这群哗变的兵士远离故乡,二者也经常受到长官的欺压。

先前还会因为师兄和袁军门在而有所顾忌,此时他二人都不在宁远,日积月累的愤懑之气便再也隐忍不住了”

李鸾婵道:“这二人为,召集了十三个营的部分兵士,说要当月军饷,还要补前几个月的,这十三个营的哗变的骨干就到了广武营聚会。

聚会的这些兵是慷慨激昂,歃血结盟,誓死要把欠的饷追回来,而且彼此之间保密,任何人不能泄漏,说是谁为倡。

歃血为盟之后,就汇集一些士兵,一哄而起,就到了巡抚衙门。

这时候巡抚毕自肃正在断案,总兵朱梅也没防备,讨饷军士突然就把巡抚衙门包围了。”

朱常鸿道:“毕自肃巡抚的大哥毕自严乃朝廷户部尚书,掌管大明财政,如果他都拿不出钱的话,就真的没法子了。”

李鸾婵道:“是呢,兵士把毕朱二人抓了起来,绑到宁远城中心的那个鼓楼,说饷银一到就放了二人。

毕巡抚说他也没有钱,已经向朝廷请旨了,朝廷没下。

朱梅说他只是个总兵,哪有钱可以。

众兵异常激愤,便打得更凶了。

可怜毕巡抚和朱总兵,被他们棒打拳击,遍体鳞伤,血流满面。”

朱常鸿听得,转头问郑翠翎:“师妹,宁远是边防重地,你觉得此次兵变会不会又是李开疆等建虏从中作梗?”

郑翠翎沉吟道:“是也不奇怪,重镇哗变,对建虏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但无论此事和建虏有否关联,你我都得往宁远走一趟,平息此事。”

朱常鸿道:“等等,我先写一封奏疏,上朝向皇上禀明,请袁军门回辽东,方能永绝欠饷后患!”

李鸾婵虽为人性急,但也深知朱常鸿所言非虚,也只能等朱常鸿把奏疏写完了。

李鸾婵看见朱常鸿写完后,便急着把朱常鸿的手一拉道:“朱兄弟,救人如救火,我们赶紧去宁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