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2章 老丈人反对女婿(3 / 4)

加入书签

人实在是太多,但凡其中某个关窍出了问题,有可能功亏一篑,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最后什么也得不到,那不就是亏本的买卖嘛!

“鞠大人,殿下在信中已经言明,这件事不是我礼部一家之言,你御史台也要参与其中,甚至兵部以及锦衣卫也要参与其中。”

秋玉书说道:“难道,您认为这么多部门一同参与的一件事,会因为某个关窍出了问题,就功亏一篑?那你也太小看咱大明了。”

“秋大人,我说的是要慎重。”

鞠永安说道:“这件事还是要放下来好好讨论的……”

双方各执一词,开始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李朝宗静静的看着这两个老爷子在那打嘴仗,他心里很清楚,这二位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好,只不过是各有各的担心罢了。

“鞠大人,你也看了殿下写的信,你看他心里写的条条框框的,已经足够明确了。”

秋玉书别看岁数大,那也是中气十足:“你最担心的关于人选的问题,殿下也提出设立“西域教化使”

一职,总领此事。

下设“经学博士”

、“技艺教习”

、“风闻录事”

三类人员。

博士选学问精深、品行端方者,教习选精通农、工、医、算等实用技术的干吏,录事则需心思缜密、通晓番情,由锦衣卫秘密选派,负责观察舆情、沟通消息。

所有人员赴任前需集中训导,明确职责、纪律和应对突情况的预案。”

“陛下,臣觉得这件事可行。”

林哲言站了起来:“但是,有一点臣觉得不合理。”

林哲言必然是支持的,经略西域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银子,大量的银子可以进入国库,他凭什么不同意,只要能赚钱,他什么事都能干。

“哪一条?”

李朝宗大概也猜到了是哪一条了。

“就是信中提到的,待大月氏官学成效初显,可仿中原科举之制,设‘番科’,准其优秀学子至长安国子监进修,或参加特设考试,授予相应名衔。

如此,则大月氏精英入我彀中,其心向慕,其利与共,西陲可期数十年之安。”

林哲言说道:“我大明学子参加科举趋之若鹜,而且每年遴选就那么点人,可他倒好,还要让大月氏的人参加科举,臣觉得不合适,大月氏的精英再好,能好的过我大明学子?”

“陛下,臣认为林尚书说的在理。”

周俊彦也站了起来:“官员,还是要从大明百姓中遴选才是。”

“那霍拓国的官员呢?”

李朝宗眼睛微垂,看不出喜怒:“以夷制夷,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好办法吧!”

“霍拓国入我大明版图,那就是我大明土地,何来以夷制夷一说?”

周俊彦反驳道:“臣以为,殿下此举不可为。”

“至于要不要选用大月氏的人才,现在还不需要考虑。”

李朝宗突然笑了起来,因为这是第一次,周俊彦站出来反对自己女婿:“那是几年之后的事了,我们可以慢慢讨论这件事,现在我想知道,是不是要同意大月氏派先生过去。”

“按照时间来算,再有四天时间大月氏的使者就要到了。”

李朝宗继续说道:“总是要给人家一个答复的,不同意,是因为什么不同意,同意了,一定要有一个章程,朝歌在心里写了很多,但是还不够详细,需要你们进一步细化。”

“诸位爱卿,除了你们刚才提到的不同意的理由,还有其他理由吗?”

李朝宗看向了众大臣。

其实,大家不同意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担心大月氏真来一个‘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时候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不收拾留着他们看着恶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