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2 / 3)

加入书签

“2014年?我是不是听错了?”

公交车上,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惊讶地问身边的妈妈。

“妈妈,广播里说今天是2014年呢!”

“啊?不会吧?”

人民公园里,一位面色慈祥的老人端详着手里的老式收音机,他取下老花镜,使劲拍了两下收音机。

“这日子怎么过回去了?”

朗州电台的导播室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三路热线响个不停,即将退休的导播吴老忙得满头大汗。

根据记录本上潦草的字迹估算,当天的《朗州新闻》播出后吴老至少接听了30多个热线电话。询问的,投诉的,指责的,批评的……

广电集团的负责人也接到了宣传部领导的电话,他在车上听到了全过程。

事后,吴老说:新闻播出的时候他女儿正好过来给他送晚饭,他把饭端到茶水间,还没来得及吃,刚打开饭盒,热线电话就响了。

《朗州新闻》是录播节目,不可能出现任何播出问题。

几十年了,他第一次遇到。

吴老接到听众热线后,立刻将播出的新闻停止。迅速将工作站播出单的“自动模式”切换成“手动模式”,余下的时间换成了歌曲垫乐。

30分钟的新闻,还是播出了近8分钟。

这八分钟涉及到的政府会议、市大型活动、企业改革、社区活动,全部是去年的。

关键是涉及到政府会议的部分领导人职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动,有的调离原职,有的离退休,而新上任的领导已经就职整整一年了。

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播出事故!

广电集团领导震怒,首先从内部严肃处理此事。

扣发主持人莫伽一当月全部工资,在全台进行书面检讨,并取消当年一切评先评优资格;

扣除导播吴老当月工资1000元;

负责《朗州新闻》节目终审的张秋华被扣除工资2000元。

然后,广电集团的台长和电台分管节目的副总监张秋华在宣传部进行了深刻检讨,等候最终处理结果。

机房里,莫伽一很快查出了事故的原因,她录制的新闻都是按时间顺序分类保存的。

比如:2014年《朗州新闻》、2015年《朗州新闻》。

打开文件夹,里面是1——12月的子文件夹,子文件夹里放置着当月录制的所有新闻音频,每个音频上标注着几月几日。

肖晓笑在“我的电脑”里搜索“3月26日”,出现了两个音频文件。

一个是2014年的,一个是2015年的。

她不知道,也没想那么多,就直接上了第一个“3月26日”的音频。

为了怕弄错,她还特别拷贝在桌面上,确保上单的是这期节目。

肖晓笑满脸都是歉疚的泪水。

莫伽一轻轻拍着她的肩,安慰到:“其实都是我的责任,你千万不要自责。那天我出门太急了,没有给你交代清楚,应该让你点开我的文件夹再进去找节目,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肖晓笑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发颤:“就是我的错,伽一姐,我对不起你……我太不认真了,我应该点开试听的……”

莫伽一叹了口气。

“大伟说他当时点开试听了的,前面是片花,他听了几秒钟也没发现问题。谁会想到把它听完呢?再说上单了的资料我也不该存在库里了,占内存,是我自己不舍得删……可能干这行太久了,从去年起就感觉自己做一期就少一期了,就想存着做个纪念,等有空了再一起导出来……总之,还是怪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