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3)
“哗——”
一脸盆水从宿舍楼上倒下,欧阳卉尖叫着一把扯过周晓,还好躲得快,两个女孩望着地上的一滩水,长吁一口气。
抬头,3楼上探出一个女生的脑袋,连声道歉。跟着,她也尖叫起来:
“啊——周晓!”
最近,周晓听到越来越多关于她的议论声。
“周晓!那就是周晓!”
“哪个哪个?”
“短头发、戴眼镜的那个啦!”
“哇,她好瘦小噢。”
“她的声音好好听啊,我要找她‘开后门。’”
周晓在广播站当主持人才一个星期,就已经感觉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时沉默少言的她,在哪里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存在感,她也乐得安静。
而现在无论去食堂,还是去小卖部,甚至是下课10分钟,总有不认识的同学热情地找她说话,确定她的身份,还加各种询问。
周晓经常被问得紧张无措,有时候羞得满脸通红,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于是,欧阳卉和曾开心到哪都跟着她,一方面随时当她的新闻发言人,一方面和也可以向别的同学展示这种莫名的优越感。
周晓每天中午一边迈着轻快的步子从教室跑向广播室,一边数着数字:59、58……8、7、6……差不多数到1的时候,她就站在了广播室门口。
广播室里,王力宏面前的桌子上已经堆满了各种花花绿绿、厚薄不一书籍和杂志。这是各班宣传委员送上来的优美文章或者精彩故事,都折好了记号,用完后再归还。
这是周晓想出来的主意。
她说交上来的稿件本来不多,大多数又是干巴巴的、千篇一律的作文,同学们不太喜欢听。
不如允许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和故事,这样大家就有积极性了。
王力宏和教导主任商量后,得到了学校的同意。
同学们自己写的稿件被广播站采用后加2分班分,推荐的文章和故事被采用后加0.5分。
这下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班长戴正告诉周晓:同学们每天都期待着快点到午餐时间。
要是在广播里听到自己推荐的文章就兴奋得奔走相告,这些和命题作文完全不同的文学形式一下就吸引住了大家的耳朵。
曾开心和欧阳卉在寝室里绘声绘色地给周晓演示: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鸦雀无声。隔壁班的有个胖子不小心把水杯摔地板上了,几百道眼神齐刷刷射向他,他吓得立刻就把脑袋栽进饭盆不敢吱声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她们两一唱一和,学得惟妙惟肖,把大家都笑成了一团。
王力宏把关播出的稿子,要么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要么是趣味十足、发人深省。
连周晓的语文老师何老师也在课堂上说:中午的广播很有意思,建议同学们仔细聆听,多多学习写作技巧。
全班的目光顿时集中在周晓一个人身上,她低着头,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周晓觉得自己的校园生活从灰白变成了五彩斑斓。
而心里那个一直下着蒙蒙细雨的世界,也被明亮的阳光照得有点睁不开眼了!
“嘀铃铃——”
第四节课下课铃响的时候,周晓已经坐在广播室了。
班主任现在让周晓提前10分钟下课,好让她早点进广播室做准备。
周晓明显觉得班主任对她温柔多了,尽管她的成绩起色还是不大。有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