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2 / 2)
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大学里,肖晓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句杨绛先生说的话,她觉得比“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更朴实易懂些。于是把它随手抄写在一张纸上,后来纸片弄丢了,这句话的原文也不记得了。
最近,肖晓笑无意间在朋友圈的一篇文章里又看到这句话,就像不小心在床底找到丢失多日的口红,她又惊又喜。
她认真地把它一笔一划重新记在了随身的牛皮本里。
关于吃苦,大学老师曾这样批评过他们:你们现在年纪轻轻不肯吃苦,老了有的是苦头吃!
肖晓笑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算不算吃苦。
一方面她享受着一次又一次努力工作后获得的成就感,有付出,有收获,也有成长;
另一方面,她又渴望在经济上有更多收入,至少和付出成正比。
朗州电台的实习工资很低,“拮据”、“捉襟见肘”、“囊中羞涩”这些词全用在她身上都不过分。
每月的工资只能维持肖晓笑的交通、餐饮,还有女孩子最最基本的开支。
由于不定时的加班和采访,她周末在培训学校的课时费也只能拿到几百元。
所以,她坚持一个月给唐栗子交一半房的租费,偶尔主动交一次煤气或水电费,这些已经是她的能力极限了。
吃喝住行基本满足后,新衣服、新包包、高档护肤品和化妆品就从肖晓笑的生活里彻底消失了。
妈妈曾经给她打过几次生活费,她打电话肯求她再也不要打了:不能陪伴代叔叔治病,不能替妈妈分忧,她已经很内疚很自责,她再也不想给他们增添任何负担了。
肖义蓉含着眼泪答应了。
肖晓笑觉得现在的生活有点“痛并快乐着”的意思。
唯一难过的是,她在办公室听到的话:她目前没有任何转正的希望。
只能日复一日地这样辛苦下去。
她终于明白张秋华副总监说的:这里留不住人,年轻人干不了多久就辞职了。
史有才副总监不只一次在会议上批评那些吃不了苦而辞职的年轻人:
他们就是心高气傲,又娇气,受不得一点辛苦和委屈,觉得自己能力有天大,加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没家庭,没孩子,可以不负责任地瞎折腾。我跟你们讲,他们再过几年就后悔了的,折腾不起了,会想踏踏实实地工作。你就在电台好好干不行吗?几年后也肯定稳定了嘛。
肖晓笑私底下听到伍月和平平安安抱怨过很多次了。
这不,平平和安安又在小声发牢骚:“一开会就给我们洗脑,成天说奉献,就是让我们傻加班,不给加班费。他有年薪,我们只有杯水车薪,难道要我们吃空气活着啊!”
“哎!”
肖晓笑觉得胸口有些堵,她皱了皱眉,戴上了耳机,顺手打开了播放器。
不能完全赶走这些让她无力招架的、极具感染力的负能量,至少可以屏蔽掉她们的声音吧。
在随身的牛皮本里,肖晓笑又工整地加上了一句: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