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遇痴人(1 / 2)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走到了梨苑,这里的章台亭榭比太后的长乐宫精巧了颇多,宫娥的容貌也愈发引人注目了。

走着走着,刘沂总觉得有几道若有若无的视线黏在自己身上打量着。于是,刘沂故意放慢了脚步,想看看究竟是谁?

走到一个拐角处,刘沂坏心眼地躲在了一旁,听得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待得脚步声愈近,刘沂噌地一下跳了出来。

“长公主,妾不是有意跟着您的!”

那两个美人不似宫娥的装扮,脸色刹那通红,很是慌乱的样子。

“那你们二人是?”刘沂故意冷着脸问道。

“妾乃梨苑东石渠阁的于美人,这位是兰台的章常在。”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美人缓缓说道。

“我们二人自知身份低微,不敢叨扰长公主殿下,可实在是……”

刘沂耐心了解了一番情况,原来这二人虽是便宜弟弟的姬妾,却并不得宠,一年也见不上陛下几次面,于是二人便也逐渐歇了争宠的心思,老实过日子了。可前一阵子闹出的动静太大,这二人实在是深宫寂寞无聊,便也跟着学了。可谁知,越做越痴迷,越研究越感到有趣,连每日的饭菜也都只是匆匆吃了。

其他宫嫔们只道是这二人失宠失得有些魔怔,却不知人家是真心爱上了服饰妆容的研究。

因而今日偶然听闻长公主入宫,于、章二姬便暂且放下针线,悄悄躲在宫道里伺机找安乐公主指点一番。但实在是畏惧安乐素日彪悍不耐的名声,这二人犹豫了许久仍是踌躇不敢上前。

刘沂脸色缓和了许多,心里也满是对二人的钦佩,要知道在封建时代,能认清自己的处境不易,能及时发掘自己的潜在天赋不也不易,能为着自己一腔热爱勇敢争取更不易!

于是本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现代美德,刘沂将自己了解的许多相关知识一股脑地倾囊相授,还嘱咐二人日后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尽可找宫里的亲信送信给自己。

于章二姬实在是喜出望外,本想着能得长公主指点一二已是不易,压根没奢望还能与安乐保持交往联系!高兴之际,二人也不忘给安乐行了几个大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刘沂怕这二人有心理负担,自然顺从地应了。

告别于章二姬,天色也渐晚,刘沂还准备回府喝皮蛋瘦肉粥呢,便支棱人一同寻小粉团了。

“禀长公主,翁主在柏梁台休憩呢。”刘沂一行人便躞蹀着往那走去。

一登亭台,只见宋慈笑嘻嘻地骑在一个婢女的身上,时不时地还拽几下宫婢的衣领和云鬓,嘴里大喊道:“驾!驾!马儿快快跑~”

那**的宫婢也就十三四岁的年纪,此刻已是面色通红,呼吸急促,头发散乱不堪,身子微微颤抖着,想来已经被驱使多时了。

再看旁边一排伺候的仆从们,一个管事模样的姑姑一脸陪笑地站在宋慈身旁,而小婢宫娥们均低眉顺眼,恭敬地站在管事姑姑的后头,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最惨的是内侍,他们个个头顶一盏金器,直直站立着不敢妄动,深怕由于自己的不小心打坏了器具,那可是要被慈翁主告状逐出宫门呀!

“阿慈!下来!”刘沂怒极,唰地脸色就变了。

小粉团儿这才注意到了自己母亲,看到刘沂面色一沉,连忙乖巧麻利地下来作了个揖。

“真是胡闹!”刘沂的目光扫过四周,吓得边上的仆从们赶忙低下头去,周围陷入一片死寂,好像瞬间落到了冰点。

宋慈也被刘沂突如其来的怒火弄怔了,粉嫩的脸上有一些苍白,她心道就算是礼仪不得当,母亲应该不至于这么凶。

但到底是了解刘沂说一不二的性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