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桃李斋(1 / 3)
宋尚毕竟是宋家的血脉,又没生母照料,老堂邑侯夫妇虽不喜其怯懦,但总体上还是关切的。
因而学堂之事二老并非不知,只不过到底是观念不一样,老堂邑侯夫妇甚至是宋钰知晓了,只当是磨炼他心性的好方法,并未多加干涉,却没想到这样的”不管不顾“反而助长了周岩等人的嚣张气焰,只当宋尚在家是无人撑腰的。
而刘沂作为现代人,看过听过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教育案例,自然是知道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或者说一个被人认可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毕竟在孩童时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若是长期遭受欺凌暴力,不仅能使人意志消沉,说不定心理还会扭曲呢!
这样看来,这宋尚自然是个好的,在这样压迫重重的环境下长大,原书中他后来不仅能考中功名,更是以宽和之心去回报昔日的怨怼,刘沂看一旁的小儿郎越看越觉得顺眼。
这可比原身那个无法无天、不知跑到哪里去的混账儿子强太多了!
遥远的青州,宋温正与同伴们吃着酒呢,突然打了个大喷嚏,也不知是谁在念叨自己……
刘沂暗暗一想,若是能给老实孩子提供一个更优质安逸的上学环境,说不定,此番下来,他更能潜心读书,仕途也就不单单止步于小小的举人了!
这,倒可不妨一试!
“听闻长安城有个桃李斋,乃大儒严溯所办,因着仿孔孟‘有教无类’之道,学风甚好,不谈门第,只论才学品德,不知尚儿可愿拜其门下?”刘沂本来是为着原身的混账儿宋温打听的,今日倒顺水推舟了。
宋尚是听过桃李斋的大名的,据说只要交得起基本的束脩,不论是什么出身都可以去那里读书。再加上大儒严溯虽满腹诗书,但人如其名,不苟言笑,管教甚严,劝退了大批**不羁的豪门子弟,只留下几个心性坚韧的。因而,存知堂的富贵少爷们过去经常嘲笑那里是泥腿子窝。
能安生读书于我来说已经很好了!宋尚知道自己身为庶子,不能也不应该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踏踏实实的考取功名才是此生立身之本。
“尚儿自然是愿意的。”宋尚双手抱拳,很是感激地朝刘沂和二老拜了拜。
刘沂笑了笑,这孩子性子弱了些,但是心中还是有主意的。
“可那桃李斋是在长安西北面,离侯府可不近,那样每日一来一回就得废不少功夫……”老堂邑侯夫人还是不太放心,毕竟大孙子每日是走着去上学的,往日离得近还好,现在要换学堂了,这么远的脚程怕是只得坐车,可这坐车又太过奢靡,只有那顶尖贵族才做的出这等娇养儿郎的事。
“无妨,尚儿不怕辛苦。”宋尚扬起小脸,郑重地向二老保证。
“可是……”老堂邑侯夫人嘴巴微张,还是想反对下去。
刘沂看着宋尚他稚嫩的脸蛋,不由得叹了口气,心道,事已至此,那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
“不如跟吾回府吧,公主府到桃李斋走直官道,自是近的。”
众人听罢,又是一惊,这安乐长公主什么时候转了性子,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了?更何况是她平日所不喜之人的事!宋尚也是一愣,这怎么可能?他不由得摸了好几下自己的两耳,总觉得是自己听岔了。
而老堂邑侯夫妇脸色一白,心中更是谨慎畏惧极了!要知道,自家儿媳可是个暴脾气的,今日若是笑呵呵领走了倒也罢了,可来日若是能惹她不痛快,就是把孩子直接丢了这样的事情,安乐长公主殿下,也未必做不出来!
到那时候,即便是跟她在陛下跟前闹一闹,怕是也得不了什么好啊!
见在场众人都一副完全不理解的模样,刘沂只得面带微笑,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