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天子宴(1 / 2)
七日,转瞬即逝!
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大梁皇帝刘岐寿诞宴请宗亲的大喜之日。
这一日,梁宫内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活像过年似的一般热闹。
刘沂手下的宫女内侍们也纷纷忙碌起来,为晚上的宴会做着最后的准备。
“臣(妾)等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席上众人乌泱泱地齐向站在最中央台子上的刘岐行大礼,这寿宴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诸位不必如此拘礼,快坐快坐。”景帝刘岐笑了笑,示意众人落座。
只不过天子尚未入座,旁人又岂敢造次?
“请陛下上座!”众人再次躬身行礼。
景帝满意地笑笑,不再推辞,直径入了御座。
见天子落了座,众人这才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正襟危坐在大殿上。
按照惯例,除天子、太后、皇后位于大殿最中央的高地台上,男女宾客是分开的,其中男宾皆头戴进贤冠,坐于左堂,而女客均梳着高髻落座于右室,二者遥遥相对,因着是家宴,也就未曾吊上避嫌的薄纱了。
由于大梁贵族饮宴中,以坐西向东为最尊,此后依次是坐北向南,最卑为坐东面西,而刘沂因着是景帝的胞姐,且感情深厚,因此她落座在右室内最宽敞也最尊贵的东向,旁边紧挨着的就是绾妃,再往下就是陛下几位公主了。
至于阿慈,虽颇受宠爱,但到底是外姓女,依着礼法规矩也只能坐在右室第二列首,正好就在刘沂正后头,谈笑也很方便。
“臣妾来迟,望母后和陛下恕罪!”一个身穿鹅黄色锦缎宫装的女子姗姗来迟,忙福礼告罪。
景帝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坐在刘沂身旁的绾妃直掩面轻笑。
众目睽睽之下,还是冯太后看不下去了,温声说道:“快快落座吧。”
那女子勉强地笑了笑,脸上的胭脂也似乎掩饰不住她内心的苍茫,应声便入座了。
想来,这就是皇后薄敏了。这还是刘沂第一次见着她,单看相貌,这薄氏也算是个清丽佳人,相较绾妃少了一丝娇气,多了端庄典雅。
不过再好的容颜,老是病恹恹的,也是叫人生厌的。落座后的薄皇后一直低着头,景帝更是连正眼瞧上她一眼也不愿,只自顾自地饮酒,不发一语。
这夫妻二人竟生分到如此地步!
其实原书只单单用“薄氏无宠”这四个字来概括,在之前一番打听中,刘沂得知薄氏原是已故薄太后的亲侄孙女,也就是景帝刘岐的远房表姐,因着薄太后从前时常刁难还是皇后的冯氏,年幼的安乐、刘岐很是讨厌薄家人,连带着对一同在宫中长大的薄兰也恨上了几分。
而成年后的刘岐一直心系绾氏,被迫指婚后可谓是有一肚子的怨气,更别说,那薄氏性子沉闷,刘岐只觉得她无趣寡淡得很!从前薄太后在世时,他不得不碍于孝道勉强装装恩爱样子,等薄太后一死,景帝刘岐就愈发敷衍,如今连表面功夫都不愿做了。
刘沂心中暗叹,这废后就如书中所言,看来是迟早的事了。
后宫中个个都是见风使舵的人精,上到妃嫔下到烧火的小侍,谁不知陛下不待见薄皇后?也正因为此,绾妃如日中天的红火日子就更引得众人攀附了。
那头,待所有人坐定好,坐在景帝左侧的冯太后悠悠举起酒杯:“今日是岐儿生辰,母后敬你一杯。”
“母后折煞朕了,该是儿子敬您才是!”孝顺的景帝连忙行礼谦让。
众人见状,纷纷举起酒杯,礼敬冯太后。
瞧着时辰差不多了,作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