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战事起(1 / 2)
刘彼满心以为周围诸侯列国都会纷纷响应,却不想他们要不是个贪生怕死、贪慕虚荣的,要不就是像墙头草似的人精儿,不看到战机绝不帮忙,唯有愣头青淮南王在五国起兵后,积极地给了吴楚大军反馈。
这淮南王仍记着先帝梁文帝争帝位时的杀父之仇,他在淮南韬光养晦多年,招揽了数千个能人宾客,就为着有朝一日能够派上用场、图谋大事。
因而,在阅览了五国递送给朝廷的缴书后,他激动的难以自抑,自觉时机已到,立马写信给刘彼以求加入。
刘彼本就因为诸侯冷淡的态度恼恨极了,这突如其来地接到了淮南王兴致勃勃的书信,自然是喜不自胜的。
“好!好!好!不愧是刘骁的好儿子!”他发自内心的地赞叹道。
吴楚大军本就是要渡过淮河的,淮南王此番就像是人瞌睡了,立马送了一个枕头般的及时,刘彼立刻命人改变了些许行进线路,准备在淮南借道西行。
数日后,吴楚大军行进顺利,可已然驻扎在淮河畔几日,仍然不见淮南王的接应。
在军中探子的多番打听后,这才得知,淮南王欲反的当日,便因其国相的圈套夺了军权。
“混账东西!真真是个蠢货!”吴王刘彼在大帐中接报,怒气上涌,眼睛都血红血红的,连忙拍案怒骂道。
原来啊,在知晓淮南王反叛朝廷的心思,其国相大感震惊之余,便使了计策,他佯装请命道:“王爷既然心意已决,臣愿驱使残身,为统军之将,帮持吴楚,一举夺了长安!”
淮南王不谙用兵之道,见其丞相慷慨激昂之态,便也毫不生疑,即刻就命令他手持符节,赴军营点兵统帅。
而淮南国相相持了其符节,奔入营帐,待收拢了所有大权,这才露出其真实意图来,他立马召集全军,号令各方严守都城各境,拒抗吴楚二军,誓死为大梁朝廷而战。
而身在殿宇的淮南王失了符节,得报后也是无计可施,只得躲在宫中顿足叹息,暗恨国相甚多。
因此,对吴楚叛军而言,本该是一路畅通的淮南之路,反而成了朝廷抵御最重的天然屏障。
吴楚两王再愤怒,但在冷静片刻后,还是在营帐中对着手中的舆图仔细地商量了起来。
“若我军强攻淮南,形势当如何?”
老将们瞧着吴楚二王不善的神色,还是只得硬着头皮实话实说:“启禀王爷,若执意强攻淮南,必得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彻底攻下。”
“一个多月?”楚王冷哼了一声,“那刘岐小儿的军队怕是都能打到我们老家了!”
刘彼紧蹙着眉头,没能亲自收拾没用的淮南王,他心中实在是一团怒火在燃烧。
起事之前,他原本想着自己必是一呼百应,各王也必定仗义相从的。如今看来,应事者还是不多,齐地诸王,胶西王刘茂他们不听指挥,只顾围剿临淄。可发兵向西者,唯有吴、楚两家了,终究是势单力薄啊!
想到此,刘彼叹了口气,沉思了良久才以指敲案,悠悠说道:“如今这是骑虎难下了……如此,就只得绕道而走了。”
楚王刘伍倒是并不泄气,他嚷嚷道:“伯父可别学淮南王那个窝囊废!我吴楚两军便是强悍如虎,哪里能有攻不破的城池呢?还请伯父尽快派人西行,拿下睢阳,那么我们的大业也就成了一半多了!”
刘彼沉吟片刻,忽就横下心来:“速速绕道!举兵攻伐睢阳!”
很快,吴楚二军又行进起来了,因着之前线路的改动,他们只得折回一段距离,再从别都西进了。
这先等后一回一来的功夫,便为景帝的军队争取了接近数十天的时间。
十天,足够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