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生愧疚(1 / 2)
宋尚一脸羡慕地张望着:“不管考不考得中,如今外头这些学子们本就是举人的身份了,也是很了不得的了。”
“可,唉,”他不知所措地舔了舔嘴唇,神色落寞地说道,“尚儿马上就十三了,连个童生都还不是……”
童生考试每年都有,其实,去年宋尚就已经想回宋家祖宅所在县报名县试了,但是当时他还住在老堂邑公府,人瘦小孱弱不说,连性子也木讷沉默极了,老公爷夫妇二人护孙心切,不愿让他过早地就四处奔波、吃上了科举的苦头。
家中长辈此举,本是一片好心,可在当时的宋尚看来,只觉得是他自己无用,才使得旁人不放心纵他一试。毕竟,长安城内好多朝臣家的小儿郎,十岁出头就得了童生的名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见他有点着急自惭的模样,刘沂连忙好言相劝道:“尚儿如今年龄还小,可要跟着严大儒把基础打好才是,荀子有句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殿下竟然还把荀子的《劝学》记得这样清楚!”
刘沂微微一笑,应试教育可不是白学的,试问现代哪个高中生不曾彻夜背诵过荀子的此篇大作呢?
“我也知道!我也知道!”小胖子宋温赶紧见缝插针地抢答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只听宋尚缓缓接了下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忽地,他眸光一亮,双手向刘沂抱拳:“殿下,尚儿晓得了!是尚儿读书读痴了!”
“宋尚你晓得什么了?”小胖子不解其意,反而嘿嘿一笑。
刘沂立刻反过来敲了宋温那个小脑袋瓜一下,含着笑嗔怪道:“温儿别光会死记硬背,也要学学你大哥,能译文解意才行的呀!”
“我已经够用功的了……”小胖子本来边听边小声嘀咕着,可就在他听到“大哥”二字,久违的斗志又熊熊在他心头燃烧起来了。
我宋温一向是纨绔中的老大,怎么能在其他方面逊于别人呢?还是那个闷葫芦宋尚!
小胖子心中不免暗暗较起劲来,他自以为面上掩饰得很好,其实早就被慧眼如炬的刘沂一下子看穿了心思。
刘沂忍不住抿嘴偷笑,她算是琢磨明白了,想要制服这小胖墩,只得靠三样法宝:一是美食,捧上些美菜佳肴,即便皱成苦瓜脸,他也能瞬间满血复活;二靠砍柴,每次调皮捣蛋只要“嘿哟嘿哟”地罚上几次砍柴,小胖子就能又安分些日子;三就是多提提、夸夸宋尚了。
自从两兄弟共同去上学堂以来,关系虽说亲近了不少,也不像是之前那样剑拔弩张(宋温单方面),可毕竟二人生在一家、又师出同门,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桃李斋,免不了总是要被人比较的。
宋尚温和,只做自己觉得要紧的,并不被他人轻易影响,可还算年幼的小胖子听了,每每都气得要跳脚。
这不,他心下悄悄较劲了一会,又没精打采地耷拉起了脑袋,唉,读书真的太难了,自家母亲都这么说了,当真如此吗?
刘沂见状,又笑眯眯地安抚道:“话虽如此,可温儿这才回家半年,就比先前取得太大的进步,也是很惊人的!想来再好好读上个几年,定也是个博览群书的小才子了!”
小胖子闻言瞬间扬起了脑袋,心道,自己果然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他又开始嬉皮笑脸,沾沾自喜起来了。
“阿慈也要做个才女!”静默了许久的小粉团终于出了声。
只见她盘着双腿,腮帮子鼓鼓的,似乎有点生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