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赐姓名(2 / 3)

加入书签

可不是?我媳妇见我日日早出晚归,辛苦得很,便也跟着我打下手了……殿下您不知道,她从小就在家做的一手好竹纸,现在帮起忙来,更是得心应手了。”

刘沂赞道:“你媳妇是个贤惠手巧的。”

蔡伦继续夸夸其谈道:“她闲暇时,便也琢磨起这纸来,因着她过去做竹纸做惯了,便也没同草民似的一会儿就换个原料,只是在造纸的过程中,多加了矾、胶,后来调制的时候又是涂粉、洒金、染色,经过了这些处理,您还真别说,纸的品质一下子就变得好上很多了,而且颜色也很丰富!”

“不瞒殿下,”蔡伦边说,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草民献上这彩纸呢,也是草民媳妇想讨您欢心呢!”

真真是机灵又有趣的人,刘沂眉眼弯弯,丝毫不觉得他们夫妇二人谄媚,反而朴实的很!

她继续含笑说道:“你且告诉她,本宫很喜欢她做的彩纸。既然你们夫妻二人都是手巧之人,这样吧,就领两份赏好了,你也回家问问你媳妇,愿不愿意到本宫的手下做事?”

蔡伦大喜过望,今儿个怎么这样好运,又有赏赐,又得赐名,还能为自家媳妇找到个上好的差事,真真是祖上烧了高香啊!

待他走后,刘沂心情大好,乐呵呵地冲钱多多说道:“真没想到,泉林山庄竟然藏了这些能手!”

钱多多非常有眼力见地恭维道:“那也是长公主殿下慧眼识英雄啊!若换了旁的主子,怕是我们这一大群人还在田里种地呢!”

这话说得也对,刘沂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来自属下的赞美。

不过一想到现代洁白如雪的薄纸,刘沂还是不免有些艳羡:“其实今日这些纸并不是真正完美的纸张,目前只不过刚刚开始,未来怕是还有不少改良和进步的。”

钱多多听后,却是一脸的困惑,在他看来,蔡大宝做的这新纸已经够好的了!

刘沂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困惑,笑着解释道:“学无止境,造纸也是如此。就像铸剑一样,现在只是把剑的模子做出来了,但是未做到真正那般的锋利,而完美的纸张是弹指可破,洁白飘盈的,只是如今还并未有人掌握那种方法,所以说还有些许的缺陷。”

钱多多心一惊,难道说世界上真有长公主殿下所说的这种弹指可破的纸片,简直是闻所未闻了!

不过,他向来都是很佩服刘沂的,长公主说什么就会去做什么,兴许若干年后,自己这一帮人确实真的能造出如殿下所说的那种完美无瑕的纸张呢?

于是,他复又笑了起来,转了个话题,悠悠说道:“不过,就今天这纸啊,即便是不印书,空白了卖去,也是有不少人抢着要的!”

这倒是,刘沂轻轻点点头,今日收获的确颇多,既有那种廉价好用的改良麻纸,又得了精致斑斓的彩纸。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真正限制大规模知识文化传播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书籍。

原本书籍应该是传播知识与文化的媒介,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刚好相反。大梁王朝,书籍的主要载体依然不是纸张,而是竹简。

竹简的繁重就不必多说了,并且一张竹简上面能够记载的文字极其的有限。就像一篇五千字的《道德经》,若是如后世一样用纸张记载,那么便只需要区区四五张纸。但是若是用竹简来记载,没有个三四卷根本没有办法记载完的。

以此就可以地发现,载体不行,文章的传播便变得十分的缓慢了。

但若是有了纸张,它就可以随身携带。想想看,一个人身上揣着一本书对行动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若揣四五卷竹简,就算不走多远的路只怕也要累坏人了!

更何况,竹简的运输、保藏都极为的麻烦。饶是宋尚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