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献新纸(2 / 3)
> 谁不想在自己任上,成就一番霸业呢?
对了!果然与造价昂贵的竹纸很是不同!眼前的纸张明显略显暗沉了些,摸起来也粗糙了些。
“好!好!好!阿姐送的果然是稀世珍宝!”景帝这下子是真的开心极了,他也不多想,连忙就召来仍在凉台处替自己办公的爱卿们。
这还是刘沂来大梁一年多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这些天子近臣们。只见他们或衣冠楚楚,或仙风道骨,或老谋深算,不管怎样,无他,都是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
纸张的出现,应该会受到文官们的大力欢迎的!刘沂心中雀跃不已,面上却毫不显露,只是身子不由地端坐了起来,连腰板也正了几分。
只可惜,她虽想得美好,事实却不是那么的顺利。
“陛下啊,此等旁门左道断不可亲信!”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个铿锵有力却毫不和谐的声音就先殿门口嚷嚷了起来。
“太常丞,你有何高见啊?”
只见,一个胡子头发都花白的老头儿身着玄色官服,很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冲了进来。
他并不理会刘沂,只是简单向景帝行个礼,就张了口:“《尚书.多士》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此物传世已久,赤用起来也没感觉到有何不方便,何苦弃彼而用此?”
既然造了纸,刘沂也自然仔细观摩过它的竞品——竹简。
她曾在梁宫外见过由朝廷管辖的专业竹简工坊。其制作过程,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以便书写和干燥防虫。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随后再用麻绳编缀起来。就可以用来书写,此物经久不坏。而木牍的制作更简单。
所以,太常丞此番话,倒是也说得不错。
不待景帝回答,他复又说道:“饶是竹纸,纵观整个制作工艺的过程,也比制作竹简木牍还要繁杂不少,恐怕费财也要更多……哪里值得陛下您采纳推广呢?”
见这个老头一副顽固的模样,刘沂也忍不住开了口:“太常丞大人,话虽如此,您为何不先看看安乐制作的新纸呢?”
“哼,安乐长公主身为一介女流,怎么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
那老头傲气极了,似乎也毫不畏惧刘沂,仍然开口讽刺道:“听说公主素日喜好奢侈,这是全大梁人都知道的事情!您又怎么会特意想着制造出那种经济适用的纸张来呢?”
“哎,周大人这就是有些偏见了,”一个同样身着玄色官服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若长公主殿下真的能献上不俗之物,那对大梁的所有读书人都可谓是一件大好事啊!”
刘沂感激地看了方才那个仗义执言的中年男子一眼。
那廷尉丞微微拱手,朝着刘沂轻轻一笑。
“恩,廷尉丞说得有礼,你们且都看看去!”
见景帝表了态,诸位大人即便是不太情愿,也不得不上前细细观摩。
“这东西倒是从未见过的。”
“恩,摸起来光滑。”
“质地瞧上去倒像是布绢似的……”
“你瞧,好似还有纹理呢?”
众位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谈论道。
方才不赞同的太常丞老头儿还是一脸的不悦:“模样造的再好又如何?写起字来怕是不行的很!”
刘沂连番被他讽刺,心情已然是不太好了,但她为尽力推广,还是强压住自己的火气,耐心地解释道:“太常丞大人,本宫造纸的初衷之一,便是要造出一种更容易传播知识的书写材料,为推广大梁境内的乡学蒙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