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退即进(1 / 2)
“什么?”饶是刘沂再震惊,此刻也是讶异得闭不上嘴,虽说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富裕,可毕竟在大梁,京官外放只有在受到贬黜之后才会如此,更何况是周冠这样位列三公之一的朝廷重臣呢!周冠此举,在世人看来,无外乎自毁前程、自折臂膀,是乖乖向另外两公让权的举动了!
她摇摇头,又说道:“弟弟怎么会同意?左相毕竟于社稷有功,又没有犯什么要紧的过错,如此安排,定会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说当今天子寡薄圣恩的!”
宋钰点点头:“陛下自然是不肯的,可是周左相几次三番地请命,慷慨激昂地陈情,最终据说同陛下密谈了好几个时辰,这事才松了口。”
“怎会如此?”刘沂听了更加吃惊了,这么长时间与景帝相处以来,她自是知晓这位帝王不会轻易被什么情怀理想打动的,可到底周冠说了些什么,能够让一届君王不惜冒着可能会招来天下人指责的骂名,铤而走险,去支持一位重臣远走呢?再说了,三公平衡之势,此刻已然被打破,若周冠再这么一走了之,房相和冯太傅岂不是一文一武,搭配的更加默契,这恐怕就不是一个帝王所乐意看到的了!
“这事着实古怪!可周冠大人的离去,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了,这也是朝野中的共识。”
看着宋钰垂头丧气的失落样,刘沂不免逗趣道:“周大人外放,公爷又有什么不高兴?难不成,陛下也要派你一同去?”
他正了正神色,随机苦笑道:“公主你不知,李将军英勇,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可周冠大人虽年长我十多岁,从前未行军时便是我的楷模,再加上,我这身铠甲本就是他一手提拔的,与我而言,周大人亦师亦友,我焉能不为其伤感哀叹?”
“这倒是了,”刘沂想起周冠同宋家的渊源,不由点点头,随后又问道,“那陛下可曾撤去他的左相之职?”
宋钰愣了一下,还是老实说道:“不曾的。”
“那就是了!”刘沂沉思许久,忽而爽朗一笑,巧言安慰道,“陛下从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我倒觉得周大人此去暗藏玄机,定有什么大事要处理,若他能荣耀归来,也算是左相这位置上除了赫赫军功,政绩上也是添砖加瓦的了!”
宋钰眼神一变,大脑顷刻间快速飞旋着。
他在思索之际,刘沂又幽幽说道:“公爷你且好好想想,倘若周大人真的心灰意冷、自甘轻贱,焉能留着这左相的虚位,更别说,远走时还要集结上一波刚入仕的进士了!显然这是要大干一场的手笔啊!只能说,他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实在妙!”
宋钰仔细想了想,这种情况倒确实极有可能,可是周大人这一走,朝廷上自然是唯房冯二人为马首是瞻,又哪里能积蓄力量、以备后续之需呢?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不确定,刘沂笑道:“公爷,你可知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陛下本就有意在本年的科举中选拔一批人才来快速填补缺位,周大人这么一带,可不就都是他的门生了吗?再加上,他这一走,陛下心中焉能不愧?那从前与他交好的众位将士焉能心安理得?公爷你都如此,何况是别人多年来深受周大人的恩惠呢?”
“公主说得极是,”宋钰听了心中的郁结这才舒缓了许多,“那日陛下允准的时候,房相看上去的确很高兴,就是冯太傅,似乎是又恼又愧的呢!”
“这便是了!左相此举,已然破坏了军队中的向心力,单论仕途,冯太傅只怕不会那么轻易地收拢好所有的人心了,若是从前,有周大人的帮衬,随着时间一切人脉交接都会水到渠成,可如今,哎,想必我那好舅父也想到了这一点了吧……”
顿了顿,刘沂眨眨眼睛,轻笑道:“此时此刻,想必我那舅父已然是肠子都快悔青了,要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