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接旨意(1 / 2)
除夕宴过后,到了正月初十,大梁各机关单位就开始如同往日般正常运转了。
宋钰同往常般正收拾着,即将准备出发去执行他身为骠骑大将军的日常任务,却不知一道旨意已经在快马加鞭送到安乐长公主府的路上了。
“堂邑公宋钰接旨,阳朔四年春二月辛卯,大梁景皇帝诏曰:兹闻堂邑公宋钰人品贵重,行孝友嘉,骁勇多谋,文武并重,多有材艺,宽博谨慎,敦厚行义,通国达体,朕以为贤。今沿海商贸私盐猖獗,多场瞒而不报,引乱市价,恐有颠覆朝纲之嫌,故朕遣其一一细查,加封都尉使,辅左相便宜政事,思称朕意。”
内侍尖锐的嗓音念完,叩首在地的宋钰连忙收起惊讶的心思,起身接旨谢恩了。
“臣宋钰谨遵陛下圣旨!”
说完,公主府的下人们很有眼力见地给宣旨的内侍递上一包沉甸甸的荷包,那内侍眉开眼笑地就接了,嘴上的客气话更是说个不停:“老奴只是个传话的,哪担当的起公爷和长公主殿下这般隆重?”
刘沂微微一笑:“公公行走于御前,自然是不同于旁人的。”
那内侍见了公主府从上到下众人的笑脸相迎,越发心花怒放起来,他想着拿人手短,自然也该回报一二,便凑上前去,小声地说道:“这旨意啊,其实是陛下今天一大早才下了的,事发突然,想必公爷心中并无准备,若说其中缘由,小人只知道的是,昨日下午左相大人的密报到了,陛下屋里的烛火可是亮了一宿,这才……”
他话说到这里就停住了,眼睛里的意味极其深长,宋钰也知道,内侍就算知道旁的什么,也断断不会再透露了,这可是陛下的机关政务呢!
刘沂也眨眨眼睛,便宜弟弟的旨意的确来得突然极了,先前自己可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就像是临时决定的一样,叫人即便是想拒绝都没办法也没理由去拒绝。
送走了宫里的内侍们,刘沂和宋钰齐齐回了堂屋。
“阿钰你今儿个到底是不用去述职了。哦,还又多升了个官呢!”刘沂半开玩笑地半说道。
宋钰无奈地笑笑:“升官?我倒不见得,老实说,我连到底去干些什么都不清楚。”
“哪里会不清楚?”刘沂诧异地摇摇头,说道,“陛下的旨意不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要你去沿海地区勘察未曾上报的盐场,协助左相大人和官府一同打击私盐场子了吗?”
“若是真的这么简单,便好了。”
宋钰叹了一口气,摊开手中刚卷好的圣旨,跳过前头景帝对他自己虚头巴脑、恨不得吹上天的夸赞和溢美之词,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指指点点了起来。
“宜儿,你瞧这句‘私盐猖獗,多场瞒而不报,引乱市价,’是不是听上去很正常?不错,特别是东南沿海那的确搞私盐的人颇多,其中不乏地方官僚。”
“那?”刘沂迷惑地追问道。
“你再看这句,‘恐有颠覆朝纲之嫌’,是不是感觉读来甚是奇怪,却又不觉得哪里不对呢?”
刘沂反复品味了几遍,这才点点头说道:“贩卖私盐,的确对大梁的赋税收入有了好大的影响,可再怎么样猖狂,也不至于落得‘颠覆朝纲’的地步吧!”
“正是如此,陛下心怀天下,又焉能不知此事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宋钰轻笑道,“宜儿,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见到过咱们的皇帝陛下有这般会用到如此严厉的词的时候的?”
刘沂仔细回忆了先前的经历,的确没有见到过便宜弟弟如此疾言厉色地批评某一个现象,就是诸侯王作乱,他也不过只是做了一份告天下人的讨伐书,据实陈述那些人的罪行罢了。
宋钰接着指着圣旨上的字,逐个替刘沂分析开来:“再看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