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考功课(1 / 2)

加入书签

见景帝突然起了考校功课的心思,太子连忙起身行礼准备好好作答,却见景帝摆摆手:“你且就坐着答吧!家宴而已,不必拘束!”

太子随即坐下拜答道:“启禀父皇,儿臣最近对富国安民之事有了些想法,就是不知想得对不对了。”

“但说无妨,”景帝微微一笑,平日里他多忙于政务,关于子女的教导基本上都是交由宫中的女官亦或是朝臣擢选的太傅,甚少有机会和子女们一块详谈,于是,此刻他自然而然,多了不少耐心,又望向众人,补充了一句,“今日大家都可畅所欲言,概不论罪!”

“启禀父皇,儿臣知道,如今北境有李将军驻守,许久匈奴未曾与我军一战了,但不光北境,其他边塞的戎狄无不狼子野心,时刻窥视着我大梁的富裕,时不时地骚扰一番,试探我军的底线。但不管是长安也好,还是边塞也罢,既然是我大梁的百姓,必不能容忍被外族欺侮迫害,我朝土地也绝对不可让他们来去自如,否则我大梁的威严何在?”

刘荣的这番话让景帝好是惊讶,要知道,一方面,关于边关军事,朝中向来是争论不休的,主战派和讲和派各持己见,即便自己是皇帝也要持中立态度,从中周旋一二的,而此次是太子首次公开地发表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则就是在景帝往日的印象中,刘荣一向温吞,有着翩翩君子之风,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长子还能说出这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当然了,后宫女子虽不懂这些,但座下几个主和派的宗室亲眷明显面色是有些不好了。

“那荣儿,你有何高见?”

刘荣见景帝面露感兴趣的神色,想起自己的太傅冯英昔日的教导,不由大着胆子继续进言道:“父皇,匈奴,鲜卑,铁勒,突厥,柔然,儿臣觉着这些戎狄其实都不足为惧,如今大梁百姓生活富足,已经不是祖宗建朝时那般的清苦了,如今兵强马壮,便是直接交战,我大梁也未必不能奉陪?但,与其莽撞地打得你死我活,倒不如行使那离强合弱的计策!那些戎狄本就粗俗,他们的政权怎么会内部永远不会出问题呢?我们只需要等到他们互生嫌隙、同室操戈的那一天,想要离间他们或一举攻下,想必,都不费吹灰之力!”

“嗯……”景帝若有所思,这些话倒像是冯英的口气,愣了愣,他又满是欣赏地看向自己的长子,到底是要长大成人了呀!

一旁的绾妃见此情形,得意洋洋极了,她就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有出息的!

“荣儿你继续说罢!”

“父皇容禀,刚刚那些其实是需要积年累月才见效的,亦或是得天时地利人和!儿臣觉得,光是眼下,我朝只需要在与戎狄接壤的地方挖深沟、建高垒,他们饶是想来犯,骑兵都很难过境的了,更别说去骚扰边关的百姓!再者,每次军需用品都只能朝廷特意派人千里迢迢地给送了过去,且不说耗费人力物力,光是路途遥远,若突发诸多变数就很有可能延误军情。若真建好了沟渠和堡垒,便也同时能做屯兵屯粮之用,岂不美哉?”

景帝赞许地点点头,这时候有主和派的宗亲实在是跳出来质疑道:“太子大才,但如此以来实在是耗费巨大,就是边境,怕是没有多余的兵力再去折腾了!”

刘德见自己的兄长被怼,自然不服气地出言帮腔道:“只要边境的百姓肯帮忙,人一多,事儿不就成了?再说了,太子哥哥的建议本就是为了保护边境百姓免受骚扰的,如何算得上是折腾?”

那问话的宗室不由冷哼道:“敢问寻常百姓哪个可愿意去往边境苦寒之地?就是流民,也知道该怎么选!”

“这……”耿直莽撞的刘德不由得一愣。

太子刘荣显然早就想好了,当下不紧不慢地答道:“边境地广人稀,生活很是不便利,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