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十篇【达府】,翰林震撼!(2 / 6)

加入书签

大人亲自点评的.”

韩玉圭已迫不及待翻开书页,但见其中一篇篇文章字字珠玑,竟有淡淡文气透纸而出。

他轻抚书页,喃喃道:“值,太值了”

顾知勉摸了摸干瘪的钱袋,苦笑着摇头道:“唉,这等时文虽好,终究是他人之作。不如先去瞧瞧那些经史典籍,夯实根基才是正道。”

陆鸣闻言,卷起手中的《江南雅集》在他肩上轻轻一拍:“行了,别在这酸文假醋的!待我看完借你一观便是。”

“哎呀,那可多谢陆兄了!”

顾知勉眼睛一亮,脸上顿时绽开笑容,连连拱手作揖。

韩玉圭指尖翻飞,迅速点算着书页,眼中精光闪动:“这一期刊载的达府诗词竟有四、五篇之多!”

他细细品读着其中文气流转的字句,又翻过几页:“其余数十篇皆是出县之作,竟还有几篇叩镇级别的文章.”

他忽然合上书册,转头看向正在专注研读的江行舟,眼中闪过一丝促狭:“江兄,何不将你之前写的那些文章也投来”

见江行舟抬眼望来,

“我看这些诗词文章,也不过尔尔!”

韩玉圭晃了晃手中的《江南雅集》,笃定道:“以你的文章,下一期刊出十篇都不在话下!到时候——”

他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兴奋:“怕是要一夜之间,名动整个江南文坛了!”

掌柜闻言,手中算账的算盘珠子“啪”地一响,眉头高高挑起,忍不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这群酸秀才莫不是从哪个穷乡僻壤来的

口气倒比天还大!

他暗自腹诽,面上却强挤出一丝笑意:“诸位公子,这《江南雅集》可不是寻常书刊。

莫说十篇,就是一篇叩镇文章,那也是百里挑一的珍品!”

他捋着山羊胡,语重心长道:“杜学政大人亲自主持选稿,千篇叩镇也未必能选上一篇。

若是哪位真能有一篇入选.”

话未说完,却见这群秀才相视一眼,竟是不约而同地朗声大笑起来。

掌柜被笑得莫名其妙,却见他们也不辩解,只是意味深长地看向那位一直沉默的江行舟。

韩玉圭摇着折扇,眼中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

呵,这掌柜的怕是不知道,江兄的文章都是出县、达府级!

“掌柜的,这《江南雅集》在何处收稿”

韩玉圭收起折扇,正色问道。

老掌柜只当他们刚才是玩笑,捋了捋胡须,朝秦淮河方向一指:“顺着这条街走到头,拐角处小巷,那间挂着‘江南书社匾额的就是。

门口摆着个檀木投稿箱,诸位相公若有佳作,投进去便是。”

“多谢!”

暮色渐沉,众人逛罢街市,兴尽之后,回到金陵客栈。

江行舟独坐厢房窗前,就着一盏油灯,将往日所作的十篇诗词一一誊抄在雪浪笺上。墨迹未干,便已透着隐隐文气。

他仔细卷好诗稿,趁着月色来到江南书社的门前。

那檀木投稿箱上雕着梅兰竹菊,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江行舟将文章轻轻投入,听着“嗒”的一声轻响。至于能被刊登几篇,他倒是没有太在意。

更深露重,江南书社内仍亮着璀璨灯火。

翰林学士周敦实端坐案前,皓首白发,一袭青衫被烛光映得微微泛黄。

他本是朝廷翰林,辞官致仕归隐后,便在江南道金陵城担任了《江南雅集》的总编,扶持江南道的学子。

他指尖轻点着案上堆积如山的文稿,眉宇间透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