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翻越书山,第一座海!(4 / 5)

加入书签

色巨浪如城墙般耸立,浪尖上闪烁着森冷寒光。

海面下,一道道阴影游弋,隐约可见鳞甲森然的海兽张着血盆大口。

数百举人在狂风骇浪中艰难前行。

他们的文宝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已经是险象环生!

一柄出县级文剑剑身,“嘎吱”布满裂痕,踏剑飞行的举人脸色惨白;

某位踏着竹简的秀才,简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

更有甚者,座下文舟已开始坚持不住,不住的下沉.

“啊!”

忽然,一名举人惨叫一声,遭遇颠簸气流,足下一个踉跄从文宝摔下。

瞬间,被凌厉如刀的海风,给切成碎末光点,消失不见。

“坚持住!

我辈举人,毕生仅有一次机会在文庙渡[学海],获得奇珍异果,增强文道实力!”

有人嘶吼着,“错过这次,除非考中进士再无法前来此地!”

这句话让所有人咬紧牙关。

他们心里都清楚——对大多数举人来说,考中进士不过是遥不可及的梦。

今日若渡海失败,此生恐怕再无机会窥见学海真容,获得他们毕生难得一见的学海奇珍异果!

江行舟的[鸣州]青莲舟却如闲庭信步,在惊涛骇浪中稳稳前行。舟身绽放清光,将扑来的巨浪“哗”的一分为二。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足踏一艘青铜舟,舟身铭刻《龙宫赋》的达府级文宝在风浪中稳如磐石,不疾不徐。

忽觉身后,清气逼人,回首只见一叶青莲破浪而来,舟上青年衣袂翻飞,正是江南道解元江行舟。

“鸣州级文宝!”

李元奎瞳孔骤缩,青铜舟上的铭文都随之一颤。

他这陇右李氏门阀的嫡系,积蓄丰厚,也才驾驭一艘[达府]级文舟渡海,这已是令他肉痛不已。

而这寒门出身的江行舟,竟驾驭更高一级的[鸣州]文宝渡海

青铜舟在浪涛中发出沉闷的嗡鸣,仿佛在回应主人的惊诧。

李元奎眯起眼睛,看着那青莲舟轻松越过数道百丈巨浪,舟身光芒在浪中熠熠生辉。

“照此速度,江解元后来居上,怕是要成为第一人,渡过这第一座海了.

最先渡过第一座海之人,无疑能最先摘得最鲜美的奇珍异果!”

李元奎心中一沉,指节发白地攥紧青铜舟栏杆,却未出手阻拦。

目光一转,落在不远处另一艘[达府]级鎏金楼船上——琅琊王世子李仪光正负手立于楼船头,蟒袍玉带在狂风中纹丝不动。

琅琊王世子李仪光蟒袍翻卷,似乎察觉到什么,回头一瞥,冷眼望着那道破浪而来的青莲飞舟。

江行舟竟然追上来了

一旦渡学海成功,其收获会让举人的实力暴涨一截,对春闱大为有利。

他不能让江行舟渡过第一座海。

如此一来,其他九位解元成功渡海而变强,而江行舟无疑会相对变弱,令其争夺会试会元和殿试状元更加艰难。

“去!”

琅琊世子李仪光指尖立刻在鎏金栏杆上轻轻一叩,唇齿间吐出的单字裹挟着刺骨寒意。

周围,十余名举人驾驭文宝,立即彼此相视一眼,会意地垂下眼帘。

这些举人心里明镜似的——以他们的才学,渡第一座海的成功希望渺茫,甚至考中进士的机会也非常渺茫。

倒不如卖琅琊王府这个人情!

若能得世子青眼,将来在琅琊郡国谋个一官半职!岂不比苦熬科举,朝廷吏部待官,强上百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