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赞美之喻,无(1 / 5)

加入书签

第192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赞美之喻,无以言表!

说到赠诗之风,在大周圣朝可谓蔚然成俗。

同乡远行,知己往来,兴之所至,总要来上几篇。天下诗章十之一二皆为赠答之作。

然大周士子,却鲜有人敢向江南道解元江行舟,求取片纸只字。

此中缘由,皆因他曾经的三篇赠诗震动江南,令人望而变色。

那首《赠赵淮漕运使朱门宴》甫一题就,江州太守薛崇虎便亲率三千铁甲踏破赵府朱门。

“朱门酒肉臭”成了抄家清单最辛辣的注脚,至今江州府茶楼说书人讲到“路有冻死骨”一段,仍要拍案叫绝。

更令人胆寒的是《乌衣巷》一诗。

金陵王谢两族的族长捧着那幅墨迹淋漓的手稿,竟当场气的呕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寥寥数语,如千钧铁燕,将乌衣巷千年门楣啄得粉碎。

至于《念奴娇登多景楼》中“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一句,更似惊雷炸响。

金陵十二家门阀的遗老们连夜焚毁族中各色见不得人的密档。

从此他们见江南道解元江行舟,如避蛇蝎。

自此江南世家终于明白,这世间真有人能以一支笔、数行墨迹,便掀翻千年望族的根基。

江行舟的赠诗,比御史台的弹章更为恐怖。

陆府暖阁内,百余名举子见江行舟提笔蘸墨,纷纷屏息凝神,围聚而上。

想看看,这位以诗词冠绝大周各道的江解元,今日在前宰相陆老爷子的寿宴上,赠送何等诗

众人目光灼灼,紧盯着他笔下缓缓浮现的墨迹。

《龟虽寿》!

三字一出,满座微怔。

文人通常会以“仙鹤、柏松、蟠桃”等来恭贺老寿星!

龟虽也象征长寿!

但以“龟”贺老寿星,终究有些令人尴尬,甚至隐隐有暗讽之嫌。

几位举子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毕竟,江行舟的诗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

尚未看到后续内容,也不便多言。

他们只得按捺疑惑,静待下文。

江行舟笔锋一落,开始写诗篇正文。

青芒吞吐之间,墨迹如龙蛇游走,宣纸上一层青光隐隐浮动——“[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此句一出。

八字甫成,整张宣纸骤然泛起一层清光,如薄雾笼罩,文气氤氲!

——此句,乃“出县”诗篇之兆!

暖阁内,

众举子神色各异,窃窃私语。

荆楚道解元宋楚望微微皱眉,低声道:“此句典出《庄子秋水》——庄子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他抬眸望向江行舟,眼中既有钦佩,亦含疑虑。

“此句之意,分明是在说——纵使神龟寿长三千载,终有命尽之时。

此乃警醒世人,莫要妄求长生,心存‘长生不老’的幻想!”

关中道解元秦文亦忍不住开口:“贺寿之诗,本该颂扬福寿绵长,可江兄此句,却似在直言‘人寿有尽’……这……不太妥当吧!”

众举子们望着宣纸上那八字诗篇首句,神色各异,低声议论——

“江兄的实力,文章大多[鸣州]以上……按理这篇贺寿诗篇,不该仅是‘出县’啊!”

“诗成异象,文气自生,确是‘出县’之境!

真正的问题是,这诗旨——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