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春闱,会试第一考题:大周十道!(1 / 5)

加入书签

第206章 春闱,会试第一考题:大周十道!

二月龙抬头,过后。

春雷乍动。

大周圣朝三年一度的春闱会试,于今日辰时,正式开科。

洛京贡院外,近万名举子肃立。青袍如林,才气冲霄。

晨光穿透云层,洒在朱漆铜钉的贡院大门上,映得“为国求贤”四个鎏金大字煌煌生辉。

女帝站在观政殿楼上,一袭玄色凤袍临风而立,九凤金纹在朝阳下流转生辉。

南宫婉儿垂首立于三步之后,目光越过宫城,望向贡院方向——上万青袍举子正鱼贯入场,浩荡才气竟引得檐角铜铃无风自鸣。

“听闻此届赴考举子,出了位惊才绝艳的人物。”

女帝指尖轻抚汉白玉栏,冰凉的触感渗入肌理,“宫内太监、宫女们都在私下传闻,此人诗词文章,隐隐有压过当年颍川陈少卿之力

陈少卿当年,可是大三元及第,数百年罕有!

朕阅其诗赋文章,亦是赞许!”

“陛下,可要宣来一见”

南宫婉儿适时接话。

在春闱之前,能够面见一次圣人,那可是一个极佳的“简在帝心”的机会,对即将到来的殿试大为有利。

“不必!会试在即,无需让他分心!”

女帝忽的轻笑,广袖翻飞间带起一缕清香:“既是要做天子门生,何须急在这一时半刻”

她转身,金线凤尾裙迤逦而过,“既然如此不凡.他自会站到金銮殿上,出现在朕的眼前。”

卯时三刻。

薛国公府。

晨雾未散,江行舟已立于铜镜前。

他换上一袭新裁的月白举人服泛着淡淡丝光,腰间一枚君子文佩轻叩,发出清越声响。

最后检视自己的考篓——[凤求凰笔]尾羽流光,[阴阳鱼砚台]中墨痕未干,一份赴考名帖上的火漆印犹带松香。

此外,青瓶里盛的甘泉水,油纸包裹的桂酥——皆是春闱会试所需之物。

“公子,该出发了。”

老管家捧着青纱冠,候在门外,“贡院辰时开门。”

薛府马车碾过朱雀大街的残霜,在贡院外数百步外停驻。

江行舟掀帘望去,近万青袍举子如潮水般,熙熙攘攘的往贡院涌动,在晨光中排成蜿蜒长龙。

搜身的兵丁、差役们高声呼喝,惊飞檐上喜鹊。

江行舟下了马车,整了整衣冠,朝四周举子们望去——抬眼处,尽是一群憔悴面容的举子。

有人眼袋下一片乌青如墨,有人指节还沾着昨夜灯油,更有人面色苍白,摇摇晃晃。

在洛京长达两月的备考光阴,为博取进士功名,他们逼得自己彻夜苦读,早将满腹经纶熬成了眼底血丝。

“江兄来了!”

一声清唤破开嘈杂。

韩玉圭执礼如松,曹安、陆鸣含笑拱手,还有顾知勉、李潘等众举子——六十余名江州学子如散星归位,很快在江行舟身周聚成一片。

众人早已候在考场外,专等江行舟到来。

江州府的同乡举子们心照不宣——今日若能同榜提名进士,来日便是同气连枝的进士乡党。

在朝廷,在官场浮沉,正需他们互相扶持。

人群中,江行舟一袭月白衣衫,面若冠玉。

众举子不约而同聚拢——这位才名远播的江南道第一解元,注定要成为他们这一科同榜进士的领袖人物。

“愿与诸兄共登青云!”

江行舟拱手笑道,眉宇间尽是意气风发。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